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說話晚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寶寶是個男孩, 1歲10個月, 發育評估都很正常, 平常只愛喊爸爸, 媽媽等簡單的詞, 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看著同齡的小孩說話都很多, 但自家的寶寶卻“金”口難開, 媽媽的心裡又會是怎樣的焦急和無奈呢?對於這些遲遲不開“金”口的孩子, 到底是正常還是異常, 要不要去看醫生呢?


寶寶的語言發展速度和水準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寶寶的語言發展速度和水準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一般情況下, 一歲半的寶寶能說10個左右的單字, 兩歲左右能說簡單的短句, 但是也有少數寶寶到3歲左右才說出清晰的詞句。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將近30%的寶寶在那些發育里程表範圍之外;10%的寶寶至少在一個重要的發育里程碑上“異常”地落後于其他寶寶, 而實際並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寶寶一周歲以後, 父母採取了適當的方法堅持對他進行語言訓練, 但寶寶仍然隻字不吐, 或者寶寶兩歲後主要發一些單音, 而很少或沒有清晰的詞句, 那麼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 及時就醫, 排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 此外, 通常還有以下生理因素。

1、聽力障礙:因為聽不到周圍的聲音, 寶寶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 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聲音所代表的意義, 因而無法用語言交流。 如果寶寶聽力異常發現臺灣, 就會對寶寶智力,

Advertisiment
情緒能力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智力發育障礙:智力發育有障礙的寶寶語言發展也比同齡人差。

3、發音器官發育異常:在確認寶寶聽力完全正常之外, 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寶寶的發音器官是否正常, 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發音與說話訓練。

除生理原因之外, 寶寶說話晚還可能存在以下心理或教養環境方面的原因。

1、父母少言寡語, 寶寶缺乏學習與模仿語言的環境。

2、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高, 一旦寶寶出現錯誤, 父母總是急於糾正他的發音, 或催促寶寶趕緊改正, 父母的這種行為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無形中抑制了寶寶的表達欲望。

3、父母說話速度偏快、偏長、偏於複雜, 以致寶寶模仿困難。

4、父母喜歡包辦寶寶的一切,

Advertisiment
對寶寶照顧極為細緻, 常常在寶寶發出需求信號之前就已經滿足了寶寶的需求, 或者習慣替寶寶表達需要, 因此, 寶寶無需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 他學說話的動機受到抑制。

一旦發現寶寶語言發育遲緩, 父母應儘快帶寶寶就醫, 及時確定寶寶語遲的原因, 然後對症下藥, 積極調整寶寶的心理與語言環境, 對寶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為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解決策略:

1、為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寶寶是憑感覺學語言的, 父母的神情、動作、聲音, 都能幫助他領會其中的意義。 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語言交流越多, 寶寶的語言能力就越強。 寶寶學習語言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因此, 即便父母說了很多,

Advertisiment
他也可能無法及時回應。 但是父母不要就此放棄, 總有一天, 你會發現, 你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2、激發寶寶說話的願望

和寶寶一起遊戲, 一邊遊戲一邊帶著寶寶說兒歌或者向寶寶描述遊戲過程中發生的這種情景。 當寶寶有什麼要求, 媽媽可以適當地根據寶寶年齡延遲滿足, “逼迫”寶寶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然後再滿足他的要求。

3、鼓勵寶寶與年齡大的孩子玩

跟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玩, 在玩的過程, 寶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就會在遊戲中得到有效的激化, 對促進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