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不能吃這些食物 媽媽需注意

嬰幼兒的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因此經常會出現腹瀉情況, 嬰兒腹瀉必須要及時緩解。 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 同時嬰兒腹瀉期間還要注意飲食禁忌, 以免加重腹瀉。

寶寶腹瀉不能吃的食物:

1、不能吃導致腹脹的食物

寶寶腹瀉的時候, 要避免吃黃豆、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會使腸內脹氣, 使腹瀉加重的食物。 另外過多的牛奶也會使腸脹氣, 可以在寶寶腹瀉期間適當限制一下牛奶的攝入。 可以吃酸牛奶, 優酪乳中含有乳酸桿菌, 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 可以食用, 對寶寶的腸胃比較有益。

Advertisiment

2、不能吃含有長纖維的食物

長纖維的食物容易加重腹瀉寶寶的腸胃負擔, 例如常見的水果西瓜、生梨、柚子、廣柑, 還有青菜、芹菜、菠菜等含有纖維素較多, 會加速腸蠕動, 加重腹瀉, 寶寶腹瀉的時候, 不要食用這類食物。

3、不能吃多糖的食物

糖類食物容易引發脹氣, 寶寶腹瀉期間, 本來消化能力就已經減弱了, 如果再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 糖在腸內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 故寶寶腹瀉應少吃糖。

4、不能吃高蛋白食物

如果寶寶的消化能力減弱, 要避免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比如雞蛋、鴨蛋、肉末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 這些食物在腸功能已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 加重腹瀉, 所以寶寶腹瀉的時候應該少吃這些食物,

Advertisiment
以防腹瀉加重。

5、不能吃高脂食物

高脂的食物相對比較難消化, 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含有較高的脂肪, 過多攝入容易導致滑腸, 久瀉不止, 腹瀉期間應忌食。

6、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芥茉、胡椒、大蒜等刺激性強側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 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更不利於消化道功能的恢復。

7、不能吃過油膩的食物

過於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 也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 也就是典型的脂肪瀉, 所以對於拉肚子的人更加不能吃油膩的食物, 這樣只會加重腹瀉。

8、不能吃過冷的食物

涼飲、涼菜等過冷的東西, 會刺激腸道, 使腸道蠕動加快, 使腹瀉更加嚴重。

9、不能吃通便潤腸的食物

如桃子、香蕉、蜂蜜等有通便、潤腸功效的食物,

Advertisiment
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食物好

如果寶寶拉肚子, 沒有明顯的嘔吐現象, 媽媽可以借助某些食物的功效來説明寶寶緩解病情, 加速康復。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食物好?主要有以下五類食物可緩解寶寶拉肚子。

1、有抗菌功能的食物。 如葡萄、山楂、烏梅等。

2、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 如綠葉蔬菜、米湯等。

3、能夠補充電解質的食物。 比如柑橘類含鉀多, 香蕉含鉀與鈉均多, 奶類與豆漿含鈣豐富等。

4、具有吸附和收斂作用的食物。 比如蘋果泥、胡蘿蔔泥等。

對於寶寶的腹瀉, 下面的6招對於家長一定是有所幫助的:

1、餵養應定時、定量。 按時逐步增添輔食, 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 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

Advertisiment
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 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 切忌速戰速決。 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 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 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 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 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 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 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注意腹部的保暖。 每次便便後, 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 勤換尿布, 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 以免重複感染。 同時加強體格鍛煉, 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 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

Advertisiment
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 顏色有黃色, 也有綠色。 一般來說, 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 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 生長發育一直很好, 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 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 又稱秋季腹瀉, 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 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 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 病程3—8天, 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6、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 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 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 並帶有泡沫。 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 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小兒腹瀉的食療方:

一、傷食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連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鹽少許,煎湯代茶飲。若寶寶超過1歲,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幹,然後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後分幾次服用。

二、風寒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熱。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薑茶飲:取生薑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後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術12克,蒼術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三、濕熱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伴有少許黏液,發熱伴舌苔厚膩。秋季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幹紅棗,炒成微焦,取洗淨的陳皮(曬乾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四、脾虛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腹瀉久瀉不愈,寶寶面色萎黃,食欲減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多見於秋季腹瀉後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蔔湯:取新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喝湯、吃胡蘿蔔。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連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鹽少許,煎湯代茶飲。若寶寶超過1歲,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幹,然後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後分幾次服用。

二、風寒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熱。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薑茶飲:取生薑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後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術12克,蒼術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三、濕熱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伴有少許黏液,發熱伴舌苔厚膩。秋季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幹紅棗,炒成微焦,取洗淨的陳皮(曬乾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四、脾虛型腹瀉的食療方

症狀:腹瀉久瀉不愈,寶寶面色萎黃,食欲減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多見於秋季腹瀉後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蔔湯:取新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喝湯、吃胡蘿蔔。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