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肚子疼可大可小,辨別六大部位後對症下藥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 只要身體上面有一點不適, 咱們這些當爹媽的就會無比擔心與心疼。 寶寶肚子疼是嬰幼兒寶寶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 年齡大點的孩子, 他們或許還能親口告訴你, 媽媽我肚子痛。

但是面對還不會言語的嬰兒, 所有的一切信號, 都只能通過哭聲來向媽媽你傳遞的時候, 媽媽你就要要學會辨別寶寶的肚子疼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這樣在面對寶寶肚子疼的時候才不會被手忙腳亂。

寶寶肚子疼怎麼辦, 哪些情況需要上醫就診, 哪些情況又是可以無需理會的呢?

寶寶肚子疼怎麼辦?先辨別六大部位後對症下藥

Advertisiment

腹痛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涉及的範圍很廣, 一般可以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大類。

功能性腹痛常因單純的胃腸痙攣引起, 如消化不良、腸蠕動紊亂、過敏性腸痙攣和消化道寄生蟲病等。 疼痛的表現通常是沒有很明確的疼痛點, 而是一片, 孩子常說不出具體疼的位置, 而且疼痛位置不固定, 疼痛時間有時長有時短, 最主要的腹部肌肉基本不會出現肌緊張, 也就是硬硬的像塊石頭一樣的情況。

還有一些小孩是因為不想上學或飯菜不合口, 也會說肚子疼。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臉色、表情、疼痛的時間, 如果孩子肚子疼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要巧妙應對, 甚至可以請教幼兒心理專家。

Advertisiment

相關病症:蟲積、胃腸痙攣

胃腸痙攣:小兒腸管的相對長度較成人長, 即新生兒腸管為身長的8倍, 嬰幼兒腸管為身長的6倍, 成人腸管為身長的4.5倍;大小腸的長度比也不同, 新生兒為1∶6, 嬰幼兒為1∶5, 成人為1∶4。 所以小兒腸管的面積相對較大, 有助於腸管攝取營養, 但腸系膜較長, 活動度較大, 容易發生腸套疊、腸扭轉。

急性闌尾炎:在孩子中較多見。 闌尾炎早期無典型症狀, 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 有時伴嘔吐、腹瀉, 按壓肚子時疼痛不明顯。 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 闌尾發炎易引起穿孔, 如果家長此時按揉孩子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 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破潰穿孔。

腸套疊:多見於幼兒, 特別是肥胖兒。 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阻, 引起疼痛,

Advertisiment
時間久了會發生腸壞死。 如果盲目按揉, 可能造成套疊加深, 加重病情。

寶寶肚子疼的處理方法

1、根據寶寶年齡

不同年齡寶寶的腹痛, 其好發疾病亦各異。 一歲內的小寶寶肚子疼多半是這一階段多見腸套疊、小嬰兒腸絞痛、嵌頓性疝以及腸道感染等。 三歲左右大的寶寶肚子疼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 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由腸蛔蟲引起或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

2、疼痛程度判斷

陣發性疼痛或絞痛有梗阻性疾病, 若局部揉按或熱敷後腹痛減輕者, 常為胃、腸、膽管等空腔臟器的痙攣。 持續腹痛加劇多見於胃腸穿孔;持續性鈍痛, 改變體位時加劇、拒按, 常為腹腔臟器炎症、包膜牽張, 腫瘤以及腹膜髒層受到刺激所致。

Advertisiment

3、疼痛部位判斷

家長可以適當地掌握怎樣檢查孩子腹部的體征。 中上腹痛多見於胃病;右上腹痛多見於肝、膽疾病;中下腹疼痛多為腸道疾病;整體腹疼痛多為臟器病變穿孔或病變組織壞死或出血;臍周疼痛多為小腸疾病;右下腹疼痛多為闌尾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