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秋季多汗 中醫藥方來調理

夏天天氣熱寶寶容易出汗這是很正常的, 但為什麼到了秋涼的天氣, 寶寶仍然很大汗呢?多汗寶寶有可能因為體質原因, 也有可能是受疾病的影響哦!家長應該怎麼區分?家長不妨試試中藥, 用中醫方法調理多汗寶寶健康。

不管夏天還是冬天, 寶寶總是愛出汗, 父母們擔心這種“多汗”是否也是一種病徵而需要治療。 其實, 寶寶多汗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有的卻可能是受疾病影響。 那麼家長該怎麼區分?中醫又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調理“汗寶寶”呢?

寶寶生理性多汗

1.寶寶純陽之體

Advertisiment

生理性多汗是指寶寶的生長發育良好, 身體健康, 沒有任何疾病, 但是卻經常在睡眠中出汗。 中醫認為, 系“寶寶純陽之體”, 加之小兒“腠理疏鬆, 肌膚薄嫩”, 睡著覺後陽氣入裡, 體內陽氣相對較多, 通過陽氣的蒸騰作用很容易使寶寶在入睡後稍有微汗。

2.睡眠溫度高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即使在冬季, 暖氣、空調也讓屋子裡的溫度很高, 但是家長還是害怕晚上睡覺的時候凍著寶寶, 因此給寶寶蓋得厚厚的, 殊不知, 寶寶因為大腦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 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機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 產熱太多, 再加上厚衣被的刺激, 所以只能通過出汗才能發散體內的熱量, 來調節到正常的體溫。

3.睡前營養過盛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寶寶營養不夠, 想方設法讓寶寶多吃補品, 在入睡前經常喝點奶或吃些熱量高的東西再去睡覺, 結果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 只好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病理性多汗

1.自汗和盜汗

病理性多汗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汗證, 是指在安靜的狀態下, 或無故而全身或身體某一部位出汗過多, 甚至大汗淋漓的現象。 其中寶寶比較常見的是自汗和盜汗。 在中醫看來, 不管是自汗還是盜汗, 大部分都是“虛”的表現, 因此, 我們經常說寶寶愛出“虛汗”。 這多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2.潛在疾病因素

有些疾病也可使寶寶表現出病理性多汗, 如有的寶寶後腦勺部位頭髮稀疏、脫落或沒有頭髮, 這就是因為寶寶頭部出汗太多,

Advertisiment
局部瘙癢, 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 造成枕部環狀脫髮, 醫學上稱之為“枕禿”。 這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只要早些發現並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當佝僂病得到控制, 出汗也就會自止。

對症下藥的中醫調理

第1種:氣虛型

寶寶遍身出汗, 面色萎黃, 胃口不好, 經常感冒, 消瘦, 精神不隹。

對症下藥:常用補氣斂汗的中藥。 如炙黃芪10克、太子參12克、防風3克、煆牡蠣30克、山藥12克、麻黃根10克、炒白術10克, 煎湯, 每日一劑。

食療:

糯米小麥紅棗粥:取糯米50克、小麥30克、紅棗12克, 將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固表補氣粥:取黨參12克、白術10克、麻黃根10克、粳米50克、紅糖12克。 將黨參、白術、麻黃根加水煮30分鐘, 去渣留汁。 將粳米加入汁中煮粥, 熟後加紅糖食用。

Advertisiment

黃芪紅棗糯稻根湯:取黃芪15克、紅棗12克、糯稻根10克, 將以上加水煮30分鐘, 食棗喝湯。

第2種:陰虛型

寶寶以夜間盜汗為主, 常伴有低熱, 手足心熱, 午後面頰潮紅, 口渴, 睡眠不好, 大便幹結, 舌質紅。

對症下藥:常用養陰斂汗的中藥。 如生地10克、沙參10克、鱉甲12克、五味子3克、碧桃幹10克、浮小麥15克, 煎湯, 每日一劑。

食療:

麻麥浮地飲:取麻黃根10克、浮小麥30克、麥冬10克、地骨皮12克、糖12克。 以上加水煮30分鐘, 去渣飲汁。

黑烏煎:取黑豆30克、烏梅10克、紅糖12克、粳米50克, 以上加水煮30分鐘食用。

第3種:營衛不和型

寶寶白天多汗, 手足不溫, 易感昌, 或有低熱, 舌苔薄白。

對症下藥:常用調和營衛的方法。 如桂枝4.5克、炒白芍10克、煆龍骨30克、糯稻根10克、炙黃芪10克, 炙甘草3克, 煎湯, 每日一劑。

食療:

Advertisiment

黃芪龍牡飲:取龍骨30克、牡蠣30克、黃芪15克、紅棗12克。 先將龍骨、牡蠣加水煮20分鐘, 再加黃芪、紅棗煎20分鐘, 去渣留汁飲用。

小麥紅棗桂園湯:取浮小麥30克、紅棗12克、桂園12克, 將以上加水煮30分鐘食用。

第4種:局部多汗

如手足多汗, 即使冬季也是手心出汗不止, 影響學習, 而其他部位汗並不多。 出汗的原因多是由於先天因素或局部汗腺功能障礙所致。

對症下藥:可用五倍子30克、明礬10克、煎湯, 待不燙後將多汗部位浸入, 每次浸30分鐘, 每日1-2次。

食療:

百合粥:取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將百合洗淨與米同煮, 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鐘, 即可食用。

浮小麥飲:浮小麥15克, 紅糖適量。 將浮小麥加水和紅糖熬煮, 去渣留汁飲用。

多汗寶寶小貼士:

1.夏季使用電扇或空調時, 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在寶寶睡著後,皮膚毛孔開放,風直接吹容易受涼。

2.嬰幼兒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吃奶後及入睡時,在頭部常微微出汗,這是正常現象。

3.對多汗寶寶不應給與辛辣及煎炒食品,以免辛熱助汗。

4.經常洗澡,勤換衣。

5.父母需要及時給多汗的寶寶補充水分,最好喂淡鹽水,因為寶寶出汗與成人一樣,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時失去一定量的鈉、氯、鉀等電解質。給寶寶喂淡鹽水可以補充水分及鈉、氯等鹽分,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而導致虛脫。

6.感冒發熱時寶寶常有汗出,此時需暫停止汗藥,否者熱度將會更高。

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在寶寶睡著後,皮膚毛孔開放,風直接吹容易受涼。

2.嬰幼兒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吃奶後及入睡時,在頭部常微微出汗,這是正常現象。

3.對多汗寶寶不應給與辛辣及煎炒食品,以免辛熱助汗。

4.經常洗澡,勤換衣。

5.父母需要及時給多汗的寶寶補充水分,最好喂淡鹽水,因為寶寶出汗與成人一樣,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時失去一定量的鈉、氯、鉀等電解質。給寶寶喂淡鹽水可以補充水分及鈉、氯等鹽分,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而導致虛脫。

6.感冒發熱時寶寶常有汗出,此時需暫停止汗藥,否者熱度將會更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