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運動能力發育緩慢怎麼辦

寶寶三個月大時就能夠翻身, 六個月就能夠坐起來。 寶寶每一個動作都表示寶寶運動能力正在不斷提高, 預示著寶寶正在健康成長。 掌握各種運動能力不僅是寶寶成長的標誌, 也是媽媽發現寶寶問題的重要途徑。 但是, 不少寶寶卻並不遵守這一規律, 如何幫助慢發育的寶寶儘快掌握運動能力呢?

2~3個月

測試一:寶寶俯臥抬頭

寶寶俯臥, 兩臂屈肘於胸前, 媽媽在寶寶頭兩側引逗寶寶抬頭, 看寶寶會給予媽媽什麼回應呢?

1、寶寶微笑與媽媽對視, 並能俯臥抬頭, 抬頭時間從最開始的片刻到數分鐘,

Advertisiment
頭能轉動自如。

2、寶寶微笑與媽媽對視, 但還不能俯臥抬頭, 一會兒就困了。

測試二:與爸爸媽媽握手

寶寶剛剛醒來, 睜開朦朧的雙眼, 爸爸或媽媽幫寶寶把小手露出來, 讓小手活動活動。 這時, 爸爸或媽媽伸出自己的手和寶寶握在一起。 我們的寶寶會是怎麼樣的反應呢?

1、寶寶快樂地張開自己的小手, 並緊緊地握著爸爸或媽媽的手, 不鬆開。 寶寶的掌心還冒微汗。

2、寶寶用力握緊自己的手, 好久之後爸爸或媽媽的手才和寶寶握在一起。

測試三:側翻練習

媽媽用一個發聲玩具, 吸引寶寶轉頭注視, 然後媽媽一隻手握住寶寶一隻手, 另一隻手將寶寶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 這時的寶寶會是怎麼樣的表現呢?

1、寶寶能很快地捕捉到發聲物體,

Advertisiment
並能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把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 並能左右輪流進行側翻練習。

2、寶寶能捕捉到發聲物體, 不能把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 臉上浮現焦急情緒。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 恭喜您, 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 則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培養, 媽媽可以幫寶寶多做一些這方面的練習。 比如:一般在空腹情況下, 將寶寶的雙手擺放在頭的兩側, 媽媽可用一些帶聲響的玩具, 在前邊逗引, 激發寶寶抬頭。 每次訓練20~30秒, 每天可訓練2~3次。 握手時讓寶寶多握一會兒。 多次訓練就可以訓練寶寶手掌的張合能力.

6個月

測試一:寶寶能坐了

寶寶洗完澡後, 媽媽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寶寶腿和腰的支撐。

Advertisiment
媽媽坐著, 雙手從寶寶腋下扶住寶寶, 這時寶寶的表現怎麼樣呢?

1、寶寶能在媽媽扶住的情況下坐得直, 一臉帥氣的樣子, 而且時間可以保持在1~3分鐘內。

2、寶寶在媽媽扶住的情況下也很難坐直, 一會兒就又躺下了。

測試二:寶寶的奶瓶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 寶寶安靜地吮吸著奶水, 眼睛注視著某一位置, 媽媽刻意把奶瓶拿開, 這時寶寶會有什麼反應呢?

1、寶寶會抱住奶瓶, 用手摸, 或者搖晃、敲打物品。 也能緊緊抓住媽媽的衣角。

2、寶寶忽然大哭起來, 手沒有做出相關的舉動。

測試三:直立跳躍

媽媽扶住寶寶的腋下, 讓寶寶的雙足在媽媽的身上或其他物面上跳躍。 這時, 寶寶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1、寶寶能在媽媽的身上或床上歡快地跳躍,

Advertisiment
而且時間能保持在1分鐘左右。

2、寶寶能在媽媽的身上或床上偶爾地跳躍幾次, 表現困難。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 恭喜您, 您的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以上, 則您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要好好培養一下。

掌握時間:媽媽在鍛煉寶寶坐的時候要控制時間, 一般以10分鐘為一個鍛煉週期, 以免寶寶疲勞;每次鍛煉結束後, 寶寶只要需要休息1~2小時才可以進行下一次學習鍛煉。

 7~9個月

測試一:爬行

媽媽在地上鋪好毯子後, 在前面用玩具引誘, 並呼喚寶寶的名字, 引導寶寶向前爬。 您的寶寶爬行時是什麼樣的呢?

1、起初寶寶爬行時, 不但沒有前進, 反而會倒退。

Advertisiment
開始向前爬時, 孩子的腹部不會離開地面, 而是匍匐前進, 以後會手膝爬行, 動作也會從不協調到協調。

2、寶寶膝蓋能彎曲, 腳跟能碰到屁股, 但是不能往前爬行。

測試二:彈跳

把被子疊成一個大方塊, 媽媽扶著寶寶在上面做彈跳運動。 這時寶寶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

1、寶寶能在媽媽的幫助下很好地做彈跳運動, 跳的過程中, 可以讓寶寶一會兒落在被子上, 一會兒落在媽媽腿上。

2、寶寶能在媽媽的幫助下偶爾做幾下彈跳運動。

測試三:拿起放下

媽媽手裡拿著一隻Kitty貓, 這時候告訴寶寶, “請把Kitty貓拿到媽媽身邊來, 好嗎?”轉而又告訴寶寶, “天黑了, 小Kitty貓要回家睡覺了, 請寶寶把Kitty貓送回家去。 ”這時, 寶寶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1、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 一會兒拿起Kitty貓,一會兒又把Kltty貓放回去了。

2、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拿起,放回去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恭喜您,您的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以上,則您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要好好培養一下。

循序誘導:為了培養寶寶爬行能力,媽媽可以把寶寶非常喜歡的玩具放在身前1米左右的距離,讓寶寶自己嘗試著爬動或通過爬行抓取。但媽媽要注意,千萬不要搶寶寶手中的玩具,那會使寶寶產生抵觸情緒。

10~12個月

測試一:從扶站到獨站。在沙發前、床前空出一塊地方,讓寶寶扶著或靠著練習站立。這時寶寶會有什麼反應呢?

1、開始他可能像一個不倒翁,搖搖晃晃的,家長可在寶寶兩側用些力扶著他站好,並能獨自站立片刻。訓練寶寶稍靠著物體站立,以後逐漸撤去作為依靠的物體,讓他練習獨自站立,哪怕只是片刻。

2、寶寶在沒有外力支撐的情況下很難獨自站立。

測試二:站起蹲下

媽媽站在寶寶的對面,握住寶寶的雙手,拉起寶寶先坐後站立,然後再放鬆寶寶,讓他蹲下。來回練習,邊做邊說:“站立,蹲下……”這時寶寶會有什麼反應呢?

1、寶寶能按媽媽的要求,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蹲下。

2、寶寶不能按媽媽的要求,在站起與蹲下之間要費很大工夫。

測試三:搭積木

媽媽教寶寶把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上,再試著把乒乓球搭在第二塊積木上,乒乓球總是掉下來,滾走了。這時再給寶寶一塊小積木,讓他繼續往上搭。這時寶寶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1、寶寶搭好第二塊積木後,會把乒乓球放在第二塊積木上。

2、寶寶在搭第二塊積木時,需要好幾次的嘗試。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恭喜您,您的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以上,則您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要好好培養一下。

用手支撐:很多寶寶最初學習坐下的時候都是重重的坐下來,這很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媽媽可以輕輕扶著寶寶慢慢坐下,讓寶寶在坐下的動作中感到放心。媽媽在寶寶自己坐下的時候,需要用雙手護住寶寶,防止寶寶坐下時過重而摔倒。寶寶在學習坐下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柔軟的坐墊,但過於柔軟的坐墊很容易絆倒寶寶,最好是棉花座墊。

一會兒拿起Kitty貓,一會兒又把Kltty貓放回去了。

2、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拿起,放回去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恭喜您,您的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以上,則您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要好好培養一下。

循序誘導:為了培養寶寶爬行能力,媽媽可以把寶寶非常喜歡的玩具放在身前1米左右的距離,讓寶寶自己嘗試著爬動或通過爬行抓取。但媽媽要注意,千萬不要搶寶寶手中的玩具,那會使寶寶產生抵觸情緒。

10~12個月

測試一:從扶站到獨站。在沙發前、床前空出一塊地方,讓寶寶扶著或靠著練習站立。這時寶寶會有什麼反應呢?

1、開始他可能像一個不倒翁,搖搖晃晃的,家長可在寶寶兩側用些力扶著他站好,並能獨自站立片刻。訓練寶寶稍靠著物體站立,以後逐漸撤去作為依靠的物體,讓他練習獨自站立,哪怕只是片刻。

2、寶寶在沒有外力支撐的情況下很難獨自站立。

測試二:站起蹲下

媽媽站在寶寶的對面,握住寶寶的雙手,拉起寶寶先坐後站立,然後再放鬆寶寶,讓他蹲下。來回練習,邊做邊說:“站立,蹲下……”這時寶寶會有什麼反應呢?

1、寶寶能按媽媽的要求,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蹲下。

2、寶寶不能按媽媽的要求,在站起與蹲下之間要費很大工夫。

測試三:搭積木

媽媽教寶寶把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上,再試著把乒乓球搭在第二塊積木上,乒乓球總是掉下來,滾走了。這時再給寶寶一塊小積木,讓他繼續往上搭。這時寶寶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1、寶寶搭好第二塊積木後,會把乒乓球放在第二塊積木上。

2、寶寶在搭第二塊積木時,需要好幾次的嘗試。

測試結果與建議:如果媽媽選擇1超過兩次,恭喜您,您的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很強;如果媽媽選擇2超過兩次以上,則您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還需要好好培養一下。

用手支撐:很多寶寶最初學習坐下的時候都是重重的坐下來,這很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媽媽可以輕輕扶著寶寶慢慢坐下,讓寶寶在坐下的動作中感到放心。媽媽在寶寶自己坐下的時候,需要用雙手護住寶寶,防止寶寶坐下時過重而摔倒。寶寶在學習坐下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柔軟的坐墊,但過於柔軟的坐墊很容易絆倒寶寶,最好是棉花座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