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語言能力訓練

1、模仿媽媽發音

目的:讓寶寶練習發音。

方法:媽媽與寶寶面對面, 用愉快的語調與表情發出“啊啊”、“嗚嗚”、“喔喔”、“咯咯”、“爸爸”、“媽媽”等重複音節, 逗引寶寶注視你的口形, 每發一個重複音節應停頓一下, 給寶寶模仿的機會。 也可抱寶寶到穿衣鏡前, 讓他看著你的口形和自己的口形, 練習模仿發音。

2、學說話

目的:即使小寶寶還不會說這些詞, 但父母一定要堅持下去, 並把它作為一種長期性的、經常性的教育任務, 讓寶寶儘快學會說話。

方法: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 但他常常會發出“ɑ, mɑ, p, bɑ, o, e”等音, 有時像在自言自語,

Advertisiment
有時又像在跟父母“說話”。 此時父母一定要對此作出反應, 和寶寶一應一答地對話, 提高寶寶說話的積極性。

當寶寶表現出“說話”的欲望時, 父母要及時抓住時機, 教寶寶說一些簡單的詞語, 最好用普通話和外語交替著說, 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如媽媽指著自己說:“媽媽, mother。 ”又指著爸爸說:“爸爸, father 。 ”給寶寶看圖片時, 指著圖片上的花說:“花, flower。 ”指著小鳥兒說:“鳥, bird。 ”在外面玩耍時, 看見小狗就一邊指給寶寶看, 一邊說:“狗, dog。 ”看見小樹說:“樹, tree。 ”等等。

3、叫名兒

目的:訓練寶寶對特定語言的反應, 讓寶寶知道自己是誰。

方法:用相同的語調叫寶寶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 看是否在叫到寶寶的名字時他能轉過頭來, 露出笑容, 如果表現出此情況則表示他領會了叫自己名字的含義。

Advertisiment
寶寶如果能準確地聽出自己的名字來, 媽媽要說:“啊!對啦!你就是××”、“寶寶真聰明”之類的話, 同時把寶寶抱起來, 貼貼他的小臉。 如果寶寶對叫聲沒有反應, 就要耐心地、反復地告訴他:“××, 你就是××呀!”

注意:寶寶情緒不好時不要進行該遊戲。

4、聽媽媽講話

目的:訓練寶寶的視覺、聽覺, 讓寶寶理解語言, 引起他的愉快情緒。

方法:媽媽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富有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話, 內容主要是寶寶當時面對著的東西和面臨的事情。 可以告訴他正在玩兒的玩具的名稱, 把寶寶的照片、父母及全家的照片、看過的臉譜等圖片指給他看, 邊看邊說。

讓寶寶多聽各種聲音, 將來學說話可以說得更好

父母在誘導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常常會對寶寶說媽媽或是爸爸, 就是希望通過這些重複性的音律, 幫助寶寶將這些音節記下來。 因此, 不只要讓寶寶多聽各種聲音, 更重要的是進行重複的聽力練習, 這樣能幫助寶寶更快地學會說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