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接種歷程

把寶寶抱在懷中,你一定也在想, 如何給這個小生命最貼心的呵護?那麼,做媽媽的你一定不會忽略疫苗的重要。 你一定在心裡想了無數遍, 寶寶接種的整個歷程到底是怎樣的?你是否就已經考慮好了,該怎樣選擇最合適的疫苗?該種什麼?種過之後怎樣護理?

Advertisiment

寶寶的接種歷程

寶寶一出生, 就要接種疫苗。 疫苗進入人體, 就會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自動產生抵抗與疫苗相關傳染病的抗體, 當機體再次遇到這種細菌或病毒時, 作為體內的防禦部隊抗體便會奮勇殺敵, 從而讓寶寶不得這種病, 或得病後症狀減輕。 醫學上將疫苗接種稱為“免疫規劃”, 國家對免疫規劃工作有著嚴格的管理, 而此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是社區的地段保健醫生。

免疫規劃包括兩個程式: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礎免疫, 即在1周歲內完成的初次接種;二是以後的加強免疫, 即根據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準和疾病流行情況適時地進行復種。

Advertisiment
這樣, 才能鞏固免疫效果, 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看看吧,1歲之內寶寶要接種多少疫苗!

初生寶寶

一般最遲在出生24小時內就要接種卡介苗。 乙肝疫苗要接種三針, 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一針。

推薦閱讀:寶寶接種疫苗有禁忌 接種卡介苗應注意的事項

Advertisiment

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的活性牛型結核桿菌疫苗, 接種卡介苗可以使人體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 以預防結核病(俗稱肺癆)。 嬰幼兒的抵抗力最弱, 而結核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播, 如果空氣中有結核菌, 寶寶很可能受到感染, 從而發生急性結核病, 如結核性腦膜炎, 危及寶寶生命, 因此每一個健康的嬰兒都一定要接種卡介苗。

Advertisiment

在幾十年前, 結核病較為流行, 近幾年發病率很低。 但隨著人口流動增加, 結核病也有抬頭趨勢。

接種後反應

接種後7~14天在接種部位有紅色小節, 微有痛癢。 4~6周可變成膿泡或潰瘍。 經2~3月潰瘍自然癒合。 這些都是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你不必擔心。

不能接種的情況

1. 早產兒。 如果你家寶寶早產, 一般暫時不接種卡介苗,因為接種後不易產生免疫力, 成功率低。 何時接種醫生會告訴你。

2. 孕媽媽為結核病患者, 所生新生兒應做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反應就不應接種, 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Advertisiment

3. 新生兒如果患有腎臟病、心臟病、全身皮膚病、腹瀉, 或注射部位有膿泡瘡、濕疹等疾病均不宜接種。

4. 如寶寶具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問題也不宜接種。

推薦閱讀:寶寶接種疫苗有禁忌 接種卡介苗應注意的事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