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心思,您懂嗎

皚皚白雪:我那剛剛兩歲半的女兒活潑可愛, 大家都很喜歡她。 這不, 跟著我去買菜, 拉著我的手, 高高興興地邁著小步伐, 見到鄰居都要笑眯眯地打招呼!可是回來的時候, 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她一路走著一路嚷著讓我抱。 好不容易連哄帶勸地回到自家樓下, 可上樓前她索性哭著擋在我面前, 舉著小手, 沖著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喊著:“我就要媽媽抱!”我說:“媽媽兩手都拿著菜, 沒辦法抱你。 ”可她就是不聽, 站在那裡動也不動。

心理分析:2歲多的寶寶已經有了獨立意識, 也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意願, 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Advertisiment
的確比較容易亂發脾氣。 寶寶最主要的反抗就是哭泣, 此外還有不吃飯、不說話、蜷縮起來閉目塞聽的情形, 有的甚至往地上一躺, 滿地打滾。 這都是孩子後天學會的各種小伎倆。

皚皚白雪:那幾天我正好腰疼病犯了, 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上樓更是費力, 何況還拿了那麼多菜, 再抱女兒根本不可能。

不過, 仔細想想, 女兒也確實是累了。 雖然超市離家很近, 但是女兒跟著我走著去、走著回, 加上在超市裡面走來走去, 也夠這小人兒累的了。 難怪她擋住我堅決要我抱。

心理分析:2歲以後的寶寶正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 隨著自主性的增強, 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支配行動, 但是又沒有足夠的能力, 也不懂如何更好地表達需求,

Advertisiment
哭鬧是最原始的表現。 細心的媽媽應學會從寶寶的哭聲中理解寶寶的真實情況, 也許是寶寶的某個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也許是寶寶為了獲得大人的關注, 也許是寶寶真的累了、困了、不舒服了……作為家長, 一定要仔細觀察, 找到原因, 這樣才既不把寶寶慣壞, 又能夠充分理解寶寶的正當要求, 妥善處理, 不至於讓寶寶受到委屈。

皚皚白雪:等女兒哭了一小會兒, 我蹲下身來輕聲地安慰女兒說:“媽媽知道你是走累了, 才想讓媽媽抱的。 可是, 媽媽的腰疼病犯了, 連走路都要小心, 上樓更困難, 何況手裡還拿著這麼多菜, 媽媽是真的抱不了你。 ”

女兒聽了, 居然慢慢地止住了哭聲。

心理分析:作為家長, 應該讓孩子有發洩不滿或痛苦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這時候, 家長的言行就是在潛移默化地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讓孩子理解哭並不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對孩子的成長很有益處。 目前社會上很多大孩子, 甚至一些成人都很難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 這對他們本人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 要什麼直接說, 大人才會根據情況正確考慮和處理。

皚皚白雪:女兒得知我腰疼, 看著我, 停了一會兒, 然後擦了擦眼淚, 伸出小手對我說:“媽媽, 我扶著你上樓吧。 ”我十分驚異, 高興地說:“這才是媽媽的好寶寶!都懂得照顧媽媽了!”隨後, 女兒的小手拉起我的手腕, 明顯感覺出她在努力“扶”著我, 儘管這點兒力氣並不起什麼作用, 但女兒的心意和責任感足以讓我感動。

Advertisiment

心理分析:在寶寶的眼裡, 家長是成人, 是無所不能的大人, 寶寶什麼事都可以依賴他們、可以跟他們提出要求並獲得幫助。 但其實, 只要父母耐心地跟寶寶講道理.寶寶也能明白事理呢,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會生髮出責任感來呢!

熱的果凍:我們家3歲的兒子很有男子漢氣概,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 跟我出門就大包小包都要扛在自己身上;跟著我走路, 更是一步也不讓抱。 這可能跟平時我們對他的教育有關, 我們經常告訴他, 他是男孩子, 要做小男子漢, 要勇敢, 要有力量, 要替媽媽幹活……但是, 只要他一看見爸爸, 就馬上要爸爸抱著。

專家建議:

這種現象不是耍賴, 因為他畢竟是個才3歲的孩子!在媽媽面前, 要當男子漢,

Advertisiment
這很好, 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紳士風度”, 也增長了本事, 只是不要讓其成為負擔, 不要在完不成某些任務的時候形成壓力就好, 要讓孩子量力而行。 反過來在爸爸面前, 他也有權利做“弱者”或享受者, 因為再怎麼樣, 爸爸才是絕對的男子漢, 是強者。 我們不能不允許幼小的孩子適當地撒撒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