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寶寶的10個黃金成長期

嬰幼兒階段是孩子語言和行為的快速成長期, 這直接影響著孩子以後的發展。 家長要高度重視這期間寶寶的10個黃金階段, 讓寶寶身心健康成長。

0-2個月:親密接觸

爸爸媽媽, 不要吝嗇你們的撫摸哦。 對於0-2個月的寶寶來說, 摸摸他們的小腳, 摸摸他們的後背, 有利於身體生長, 同時在他們內心產生一種安全感, 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愛的寶寶。

3-5個月:瞭解爸爸媽媽在幹嗎

3-5個月的寶寶, 與外界接觸最多的是家裡人, 特別是爸爸媽媽。 好奇的他們, 總會睜著兩隻大眼睛, 打量著爸爸媽媽在幹什麼。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解釋你們在什麼,

Advertisiment
來引起他們的興趣, 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8個月:找個好朋友

寶寶們之間交友, 表示得更像是“侵犯”而不是“傾慕”。 也許這些算不上真正的友誼, 可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這可是寶寶與他人建立一種平等關係的第一個機會, 從這種關係中寶寶學到了忍讓、耐心和同情, 以及其他所需的各種社交技能。

9-15個月:盡情爬行

讓寶寶學會“爬”的重大意義在於:寶寶能隨自己的意志移動身體。 如果將吸引寶寶的玩具放在身邊癲癇, 反而會降低寶寶學爬的意願, 因此可將玩具放在離寶寶一定距離的地方, 引誘他。 值得注意的是, 學爬必須在符合寶寶的能力範圍內, 過度強調訓練反會遭致寶寶的反抗。

Advertisiment

12-15個月:擴大視野

寶寶是天生的好奇家, 對許多東西都想去瞭解, 對周圍的東東都頗有興趣。 所以, 爸爸媽媽更應該契合寶寶這種好奇的精神, 多帶他們外出走走, 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

18個月:參與家務事

讓寶寶幫忙做家務, 也許會越幫越忙吧, 甚至增加了媽媽的工作量。 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寶寶還那麼小, 怎麼就要幫忙做家務呢。 其實, 寶寶幫忙做家務還是好處多多的。 做家務可以幫助寶寶練習動作技能, 培養寶寶的責任感, 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 通過和媽媽合作做家務, 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2-3歲:重組語言

寶寶剛剛學會說話, 都是說一些片段, 伊伊呀呀的, 一開始聽著會覺得很有趣, 不過慢慢地,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就要幫忙寶寶開始重組語言, 讓他們漸漸學會如何學習說完整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聊天、讀書都是很好的訓練方式。 怎樣教寶寶學兒歌童謠

2-3歲:學會照顧自己

讓寶寶學會照顧自己, 要一步一步來, 最重要的是媽媽要引導。 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可以培養寶寶的獨立精神, 同時養成一些良好習慣, 更為不久融入幼稚園的集體生活鋪好路。

3歲:邀請朋友回家

讓寶寶邀請朋友回家, 對於許多獨生女寶寶來說, 可是“福音”啊。 通過邀請朋友回家, 他們可以更親密地接觸同齡人。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學會分享, 養成一種熱情好客的個性, 同時可以跟閨蜜們聊聊“心裡話”。

Advertisiment

3歲後:自己做“超人”

寶寶3歲以後, 媽媽就要漸漸擺脫“超人”的頭銜:不再隨傳隨到, 不再包攬大小事, 不再解決“緊急情況”。 從現在開始, 寶寶要學會自己做超人, 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學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學會主動跟爸爸媽媽溝通。 當然, 爸爸媽媽還是要密切關注寶寶的心理變化和身體狀況。

家長要知道, 寶寶可是有超強的學習能力的, 適時放手吧, 相信孩子會帶給你奇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