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啥出牙晚?缺鈣惹的禍!

寶寶都快10個月了, 小牙齒還是沒有萌出的跡象, 媽媽可急壞了。 看著其他同齡寶寶的媽咪拍攝寶寶露著小牙啃輔食嚼水果的美照, 自家寶寶一笑就露出光禿禿的粉嫩牙床, 媽媽愁得頭髮都白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 讓寶寶出牙晚呢?


寶寶出牙晚 需及時補充維生素AD

人的一生會長兩次牙, 乳牙和恒牙。 嬰兒時期所出的牙, 稱為乳牙。 寶寶的出牙時間最早在出生後4-5個後, 晚的則要到9-10個月。 一般1歲時寶寶能出6-8只牙, 2歲時出18-20只牙。 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開始長牙。 晚於1歲出牙為出牙遲緩。

寶寶開始長牙時, 會有流口水和牙齦癢等反應。

Advertisiment
最先長出的乳牙是下頜正中的兩個中切牙, 接著才是上頜的中切牙, 然後則是下頜與上頜的側切牙(每一側的第2個)、第一乳磨牙(每一側的第4個)、乳尖牙(每一側的第3個)和第二乳磨牙(最後一個)。 到兩歲半左右, 所有乳牙便可長齊了。 有些寶寶出牙晚, 有到1歲之後才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的。 出牙晚不僅讓輔食添加不順利, 還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出牙晚的原因

1、遺傳因素

寶寶出牙晚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 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 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出牙時間較晚寶寶的出牙時間也會較晚。

2、早產兒

早產兒的出牙時間較足月兒晚, 因為早產兒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

Advertisiment
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 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 也可能出現出牙晚的問題。

3、藥物因素

若寶寶出生後因為疾病原因需要服用藥物, 有些藥物會讓牙齦增厚, 牙齒不易冒出, 也會讓爸爸媽媽產生寶寶出牙晚的誤解。

4、缺鈣

缺鈣是造成寶寶出牙晚最常見的原因。 牙齒和骨骼是人體含鈣量最大的器官, 鈣在牙齒中的含量超過99%。 在造牙期間, 任何原因導致身體缺鈣均可影響到牙胚的生成和鈣化, 造成牙齒鈣化不良, 使鈣鹽在牙體和頜骨內的沉積速度變慢甚至停止。 影響寶寶出牙的主要因素在於鈣營養狀況。 鈣元素攝入不足, 會影響寶寶的牙齒發育, 使牙齒發育不美觀, 且缺鈣會造成牙齒消化功能低下。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媽媽在孕期間體內缺乏維生素D和鈣, 也會直接影響到胎寶寶的牙胚發育, 導致寶寶出生後出牙較晚。


寶寶出牙晚 需及時補充維生素AD

據測定, 一個成人每天只需要吸收飲食中17%的鈣, 11-16歲兒童需要吸收飲食中37%的鈣, 而吃奶的嬰兒則需要從飲食中吸收60%的鈣。 可見, 人的年齡越小對鈣的需求量越高, 越容易缺鈣。 如果寶寶出牙晚, 且出現牙齒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的情況, 就要考慮是否缺鈣了, 這時候應及時補充, 以矯正不良牙齒的發育。

寶寶出牙晚 及時補充維生素AD

寶寶出牙晚大部分是由缺鈣導致的。 想要寶寶牙齒萌出正常, 就要及時給寶寶補充鈣質。 補鈣的關鍵, 就在於補充維生素D。

人體鈣主要在小腸上段吸收,

Advertisiment
缺乏維生素D也可導致缺鈣。 維生素D不但可促進小腸吸收鈣, 還有提高血鈣、血磷的作用, 從而有利於骨和牙齒的鈣化。 如果寶寶缺鈣和維生素D, 就會發生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症, 造成出牙晚、牙齒和頜骨發育不良、牙槽骨骨質疏鬆、牙周組織病變等問題。 因此在牙齒發育鈣化過程中, 必須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促進鈣被體內吸收的一項重要元素, 維生素D不但可促進小腸吸收鈣, 還有提高血鈣、血磷的作用, 從而有利於骨骼和牙齒的鈣化。 如果缺乏維生素D, 鈣元素無法被寶寶的腸道完全吸收, 而造成即使給寶寶補了鈣, 寶寶依然處於缺鈣的狀態。 研究表明, 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 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會增加近10倍。

Advertisiment

除了維生素D外, 維生素A對牙齒發育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 一旦缺乏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過度角化, 導致寶寶出牙延遲。 當維生素A缺乏影響牙釉質細胞發育時, 就會使牙齒的顏色變成白堊色。 維生素A缺乏可使破骨細胞數目減少, 成骨細胞功能失控, 從而導致骨骼代謝異常。 因此, 及時補充維生素A對寶寶牙齒萌出和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