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最喜歡熱愛製作美食的媽媽!

當熱愛製作美食的美女變成美媽, 美食段位又一次提升。 原來, 美食與育兒、與生活竟然如此一致, 都是越自然越好, 越原汁原味越好!

因為喜歡美食, 所以每天做的工作, 都和美食有關, 每天想的最多的, 也是什麼樣的東西更好吃, 哪幾種食材搭配起來更合適, 怎麼樣才能讓普通又家常的食材有滋有味。 做了這麼多年美食, 從一開始追求“高大上”的難度和“炫技”的感覺, 到回歸普通餐桌, 越來越覺得原來食物也能讓人成長。 有了兒子之後, 漸漸多地接觸起了育兒的話題, 有時候很自然地, 就會把這兩件事情放到一起。

Advertisiment

不失本真, 才是高手

比如一種食材, 上乘的做法就是保持原味。 能用一種手法把食材做得美味又不失本真, 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放在孩子身上, 就是怎麼能在保證孩子有最好成長的同時, 不剝奪和限制他的快樂。 這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卻很難。

不過, 要感謝兒子肉包兒, 因為給他做飯, 讓我練就了保持食材原味的“上等功夫”:胡蘿蔔土豆三文魚泥, 吃起來甜甜的, 還有海魚的鮮味;一鍋土雞湯, 除了薑片什麼都沒有, 居然也鮮美得不得了。 因為有了他, 我嘗試了很多品質更好的食材, 也努力用最簡單的方法, 做出了更多的美味。

多樣飲食, 淡淡的自然味道

從我懷孕開始, 就一直是家常便飯, 多樣飲食。 可能也是因為我比較幸運,

Advertisiment
沒什麼特殊的孕期反應, 所以我吃得很雜。 哺乳期間, 我吃的東西也很豐富, 每天的食物至少在15個品種。 我想正因為如此, 肉包兒現在也不怎麼挑食。 當然, 在給小傢伙開始添加輔食後, 我也儘量給他多嘗試, 在不過敏的前提下, 讓他感受每一種食材的原本味道。 現在很多媽媽已經知道在寶寶1歲以內的食物中不加鹽的餵養方式, 這很好。 其實不加鹽或淡鹽的概念, 用在我們成人飲食中也很好。 時間久了, 我們的味覺可以恢復到能品嘗出食物本味的狀態, 也就能更多地發現食物的美好。

他現在大一點兒了, 我在營養搭配上會更加精心一些, 但不會刻意地把一些東西做得過於複雜, 還是堅持讓他感受食物的自然味道。

Advertisiment
肉包兒現在就特別愛喝大米粥, 愛喝白開水。 當了媽媽的人, 都應該懂那種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喝白開水的開心吧!

健康觀念與生活態度, 就在餐桌上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詞:食育。 我還挺喜歡這個詞的, 一是因為它和我的興趣愛好有關, 二是我一直就認為, 只有好好吃飯的人, 才有資格語人生。 這麼說也許有點誇張, 但是從小培養一種好的飲食習慣, 一種營養和健康意識, 對以後的生活絕對是好處多多, 這個肯定沒錯。

每天的早餐, 午餐, 晚餐和加餐, 都是食育的好機會。 我覺得食育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要給孩子“什麼是健康的飲食”的觀念, 比如早餐, 要有主食, 有蛋白質, 還要有蔬菜和水果;加餐的時候最好吃一些健康的堅果或者優酪乳什麼的,

Advertisiment
孩子小時候就這麼吃過來, 自然也會養成這樣的習慣, 對高糖、高油的食品有點兒抵禦能力。 二是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每頓飯都是很重要的!對待食物的態度, 對待吃飯這件事情的態度, 就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肉包兒每天和我在一起, 應該都會感受到。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食材, 都會被認真對待, 每頓飯都要好好吃, 對做飯的人抱有感謝的心……我相信孩子很多好的習慣和做事的方法, 都是從飯桌以及生活中的小事中來的。

希望所有的媽媽, 都能為孩子回歸廚房。 把孩子健康、自然成長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我還有個小小的私心, 希望他長大後記得媽媽做飯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媽媽做的飯的味道。 家的味道, 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家裡飯的味道。

不管是我們還是孩子, 還是那8個字:好好吃飯, 好好生活。 一起加油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