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暈車:你還在用暈車藥?

寶寶為什麼會暈車?

暈車並不是病, 是機體對超限刺激做出的應急反應, 它的發生主要與人的內耳前庭感受器過於敏感有關。

內耳前庭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 具有調節身體平衡能力的作用, 當寶寶乘坐的車、船等交通工具的速度或位置發生改變時, 都會使內耳前庭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產生一系列的症狀, 比如噁心、嘔吐、頭暈等。

而孩子在4歲以前, 前庭感受器官正處於發育階段, 4歲之後其功能才不斷趨於完善, 直到16歲時才完全發育成熟, 因此小孩暈車或暈船的症狀要比大人重,

Advertisiment
而且3-12歲的孩子比較多發。

那為什麼有的寶寶會暈車, 有的寶寶不會呢?這是因為不同個體對刺激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是不同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能承受的限度, 也叫做“致暈閾值”, 一旦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出現暈車的症狀。 不同人的耐受性之所以存在差別, 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 還受視覺、疾病(如胃腸不好、感冒)、精神狀態(如緊張、焦慮)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 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 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暈車。

Tips:乘車時, 如果發現小寶寶突然出現手舞足蹈、哭鬧、煩躁不安、出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父母不鬆手等情況, 應考慮寶寶是否暈車了。

寶寶暈車:最好別用暈車藥

袋鼠麻麻提醒各位家長,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暈車時, 最好不要給他吃暈車藥。 這是因為暈車藥多是抗組胺藥, 對前庭和大腦神經有抑制作用。 而兒童各組織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經常服用這類藥物, 可能會對嬌嫩的神經系統發育帶來負面影響。

那麼寶寶暈車時該怎麼辦呢?你可以適當用力按壓寶寶的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和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 腕橫紋正中上2寸, 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 在兩筋之間), 這都可以減輕寶寶暈車的症狀。

也有一些家長喜歡用給寶寶用暈車貼, 但用的時候要注意減量。 一般兒童每次使用半貼即可, 而且也不宜貼於皮膚破損部位, 更不宜與其他暈車藥品同時使用。

預防寶寶暈車, 家長得做好6件事

Advertisiment

1加強前庭功能訓練

平時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加強前庭功能訓練。 下面袋鼠麻麻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適合寶寶的小遊戲, 來訓練寶寶的平衡感。

旋轉

家長可以抱著寶寶在原地慢慢的旋轉, 對於小寶寶來說, 一般一次持續6、7秒鐘就可以。 一定要注意, 旋轉速度和時間都要以寶寶能夠承受的範圍為准, 如果寶寶出現不適應, 就請放慢旋轉速度或減少旋轉時間。

滾動

家長可以在家裡的地板上鋪上軟軟的兒童爬行墊, 然後陪寶寶一起玩翻滾遊戲, 翻滾次數和頻率以寶寶能承受為准。

蕩秋千

爸爸媽媽可以將小寶寶抱坐在腿上玩蕩秋千, 隨著高高低低的來回晃動, 寶寶的平衡能力將得到明顯增強。

旋轉木馬

Advertisiment

帶寶寶到兒童樂園裡坐一坐旋轉木馬, 緩慢的旋轉和高低的起伏, 也可有效訓練寶寶的前庭平衡能力。

2坐車前不要吃太飽

上車前不要讓寶寶吃太油膩的食物, 也不能吃得太飽。 吃太飽, 車一顛寶寶很容易反胃, 會很容易吐出來, 當然也不能讓孩子餓著肚子, 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

3讓寶寶儘量坐在前面

乘坐大巴或公車時, 應儘量帶孩子坐在前排, 這樣顛簸較輕, 但要避開輪胎上方的位置。 可適時打開車窗, 讓空氣流通, 新鮮空氣可以讓暈車的寶寶感覺舒適一些哦。

此外, 自駕車時, 家長不要在車裡噴香水或是在車上吸煙, 以免香水或煙味的不良刺激引發孩子暈車。

4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對於暈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比如引導孩子看車窗前方較遠處的風景, 也可以拿寶寶喜歡的玩具跟寶寶一起玩, 在車內播放寶寶喜歡的音樂, 或給孩子講動聽的故事等等。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在車內玩手機或看書, 那樣更容易暈車。

5哄入睡

父母可以趁寶寶睡著時出發, 或上車後想辦法哄寶寶睡覺, 因為寶寶入睡以後就不會出現暈車症狀啦。

一般情況下, 寶寶暈車的症狀都不會特別嚴重, 只需要下車透會氣就會緩解。 但如果孩子因暈車出現嘔吐不止、胸悶、胸痛、視力模糊, 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狀時, 應馬上去醫院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