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春季最易患的傳染病,媽媽知多少?

隨著春天的到來, 各種傳染病也悄悄地來到我們身旁。 特別是各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免疫力還較低的兒童, 極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攻擊。 作為媽媽, 認識這些疾病, 並掌握基本的護理常識, 看來很有必要。

溫暖的陽光、婉轉的鳥鳴、枝頭的綠色, 無不提醒著媽媽們, 春天的腳步漸漸近了。 不過, 在這美好的季節, 也隱藏著許多容易被忽視的“麻煩”。 這不, 剛剛1歲的寶貝琳琳發燒了, 3天以後臉上開始出現“髒兮兮”的皮疹, 體溫隨之升得更高, 被醫院確診為麻疹……

春季傳染病, 媽媽知多少?

1.你能說出5種寶寶春季好發的傳染病嗎?

Advertisiment

正確答案 春季較為多見的傳染病包括水痘、麻疹、風疹、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季節性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2.你聽說過傳染病也有分級嗎?

正確答案 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 比如鼠疫、霍亂就屬於甲類傳染病, 麻疹為乙類, 流行性☆禁☆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是丙類。

3.關於傳染病的一些特徵, 你是否知道?

正確答案 傳染病之所以能夠在某些人群中發生和傳播, 必須具備三大特徵環節, 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此外, 絕大多數傳染病在感染後可獲得免疫性, 有些傳染病還具有季節性或地方性的特點。

典型春季傳染病TOP5

1水痘

致病原 帶狀皰疹病毒

傳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

Advertisiment

好發年齡 多見於1~10歲兒童, 最常見於1~3歲寶寶

主要症狀 發熱24小時之內便可成批出現皮疹, 皮疹特點為“祖孫三代同堂”和“向心性分佈”, 即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均可見, 從髮際和面部開始波及到軀幹和四肢。

併發症 腦炎、心肌炎

持續時間 一般兩周左右, 需隔離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

2風疹

致病原 風疹病毒

傳染源 患者、先天性風疹綜合征的患兒及亞臨床感染的患者

傳播途徑 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 日常密切接觸, 胎盤垂直傳播

好發年齡 多見於1~5歲的兒童

主要症狀 發熱相對較輕, 1天左右即出現皮疹, 從面頸部開始, 並於24小時內遍及全身, 類似麻疹, 到第二天皮疹變成針尖樣, 類似猩紅熱, 3天內如“一陣風”般迅速消退。

Advertisiment

可能併發症 中耳炎、腦炎

持續時間 病程約一周, 隔離期為出疹後5天。

3 麻疹

致病原 麻疹病毒

傳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

好發年齡 多見於6月齡~5歲的兒童

主要症狀 持續發熱3天, 其後出現皮疹, 隨著皮疹的增多, 發熱進一步加重, 甚至突然升高至40~40.5℃。 皮疹從耳後、頸部沿髮際邊緣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 遍及全身。

可能併發症 喉、氣管、支氣管炎, 肺炎

持續時間 一般兩周左右, 隔離至出疹後5天, 合併肺炎者延長至10天。

4 猩紅熱

致病原 β型溶血性鏈球菌(A群)

傳染源 患者和帶菌者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偶可通過被污染的生活用品、飲料及食物等傳播

好發年齡 多見於2~15歲的兒童

主要症狀 起病急驟,

Advertisiment
發熱12~24小時之內出現紅色粟粒樣皮疹, 口唇周圍沒有皮疹, 形成蒼白圈, 2天皮疹最盛, 4天左右消退, 疹退後7天脫皮。

可能併發症 腎炎、心肌炎

持續時間 病程7~10天, 病後隔離6天。

5 流行性腮腺炎

致病原 腮腺炎病毒

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禁☆感染者

傳播途徑 以直接接觸, 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

好發年齡 1~15歲的兒童較為多見

主要症狀 發熱39℃以上, 伴有頭痛、咽痛、食欲不佳等;數小時內腮腺開始以耳垂為中心腫痛, 一側腮腺腫脹後很快累及對側, 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

可能併發症 腦炎、睾丸(卵巢)炎、胰腺炎

持續時間 隔離期一般認為應從起病到腮腫完全消退為止, 約三周左右。

三項注意幫寶寶遠離傳染病

無禁忌症,

Advertisiment
接種疫苗

只要沒有接種疫苗的禁忌, 比如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有明確的過敏史, 嚴重的佝僂病、重度營養不良、癲癇、活動型肺結核等疾病, 重要臟器有器質性病變, 或正在發熱、腹瀉、咳喘……請一定按時給適齡寶寶接種國家規定接種的各類疫苗。

空氣清新, 拒絕污濁

細心的媽媽想必已經發現, 絕大多數春季傳染病都是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的, 因此一定讓寶寶避免接觸病原體, 注意保護性隔離。 在家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和清新, 外出時遠離人群密集、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回家後要用流水洗手、清潔寶寶口腔鼻道。

戶外運動, 營養均衡

適宜的戶外運動、均衡的營養、快樂的心情、充足的睡眠等, 都有助於增強寶寶自身的免疫力。 同時,注意補充富含各種維生素和鈣、鐵、鋅、硒、鎂等元素的食物,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

同時,注意補充富含各種維生素和鈣、鐵、鋅、硒、鎂等元素的食物,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