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接種疫苗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眾所周知, 接種疫苗, 目前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國家規定, 疫苗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接種的, 是對孩子健康非常有效的保護。 但這則新聞又再度引發了很多家長對於疫苗的恐慌, 疫苗到底安不安全? 如何確保孩子在接種前後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又該怎樣判斷寶寶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反應是否正常? 粑粑麻麻們帶寶寶接種疫苗到底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疫苗接種前, 家長需要做的 ◆帶上寶寶的預防接種證, 以便接種門診列印或登記接種資訊。 ◆給寶寶換上柔軟、寬鬆,

Advertisiment
容易脫換的衣服。 ◆保證寶寶的正常飲食和休息, 不要在饑餓和疲勞時接種疫苗, 容易發生暈針。 疫苗接種中, 家長需要做的 ◆認真諮詢瞭解寶寶將要接種的是什麼疫苗, 有哪些禁忌, 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等。 ◆如實告訴接種醫生寶寶的健康狀況。 如寶寶患病史, 有無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史, 上次接種疫苗後反應情況, 現在是否有發熱或出疹、拉肚子等, 以便醫生判斷是否可以給寶寶接種疫苗。 ◆配合醫生的要求, 輔助好接種疫苗的過程。 ◆主動向接種醫生索取當地接種單位或疾控機構的聯繫方式。

疫苗接種後, 家長需要做的 ◆不要馬上回家, 在接種休息室留觀30分鐘。 ◆回家途中及回家後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

Advertisiment
是否哭鬧, 食欲是否正常等。 ◆讓寶寶適當休息, 避免劇烈運動, 多喝水, 注意保暖。 ◆保持接種部位的衛生清潔, 48小時內不要給寶寶洗澡, 不要讓注射處接觸水。 ◆少數寶寶在數小時內會有低熱, 局部紅腫、疼痛、發癢,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多給寶寶喂些溫開水, 一般經過2~3天可痊癒。 出現以下不正常反應, 馬上就醫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如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 應立即讓寶寶平臥、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 出現皮疹,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應用脫敏藥。 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
Advertisiment
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給寶寶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 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

這10類情況不能打疫苗 1.身體過敏 比如寶寶吃雞蛋過敏、身上起疹子, 這類寶寶最好不要打疫苗。 2.患疾病 患有心臟、肝臟、腎臟疾病和結核病的寶寶, 不宜進行疫苗接種。 3.免疫缺陷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不宜進行疫苗接種, 尤其是活疫苗。 4.有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的寶寶 如:大腦功能發育不全、癲癇、高熱驚厥、抽風病史、腦炎後遺症等均不宜進行疫苗接種。 特別是百白破混合製劑、乙腦和流腦疫苗。 5.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有急性傳染病 如果寶寶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有急性傳染病, 應暫緩接種,

Advertisiment
以免加重病情。 建議完全恢復後一周再行接種。 6.寶寶發熱、體溫超過37.5℃時, 也應暫緩接種 7.如寶寶的接種部位有嚴重的皮炎、牛皮癬、濕疹、皮疹及化膿性皮膚病, 則應在治癒後再行接種。 8.如寶寶的大便比平時增多, 出現腹瀉時也不宜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 9.凡發現有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則不宜接種麻疹、麻風、麻風腮、流感等疫苗。 10.凡對牛奶蛋白過敏、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寶寶不得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