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挑食 媽媽該如何糾正

寶寶挑食的表現

當不喜歡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拒絕進食或極少進食某一類食物就稱為挑食。 孩子挑食、偏食主要有以下幾點表現。

1、吃飯的時候, 只吃兩口就不吃了。

2、只吃某幾種食物, 你的飯桌不得不每天重複那幾種東西。

3、他說吃這個, 等你準備好了, 他又改主意吃那個了。

4、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 追著哄著威脅著讓他吃飯。

寶寶挑食的危害

1、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有許多, 如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等, 而這些物質在一種或幾種食物中是不可能全部含有的, 因此挑食不能滿足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

Advertisiment
導致營養失衡, 孩子不能健康快速的生長發育。 研究表明, 營養不良、進食較少或排除量較多, 挑食最容易導致鉀缺乏症。

2、挑食孩子往往邊吃邊玩, 吃一頓飯常常超過一小時, 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入, 甚至會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 影響消化吸收, 若不糾正, 可使孩子生長發育遲緩, 甚至停滯。

3、孩子體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攝入不足, 體重偏輕, 長高速度也減慢。 研究發現, 挑食孩子的低體重發生率是飲食正常寶寶的2倍。

4、挑食可使孩子食欲減退, 久之可致營養不良及營養性貧血, 抗病能力下降, 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5、挑食還能引起各種維生素缺乏性疾病。 如不吃全脂乳品、蛋黃、豆類、肝等食物,

Advertisiment
或不吃胡蘿蔔、番茄、綠色蔬菜等, 可因維生素A缺乏而致夜盲症, 嚴重者可引起角膜渾濁、軟化、潰瘍甚至穿孔, 最終導致失明, 鋅、鉻、銅、硒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造成兒童視力障礙和近視。

6、愛吃葷菜而不吃新鮮的綠葉菜、番茄及水果, 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可能引起兒童皮膚病, 也可因體內嚴重缺乏維生素C而致壞血病, 輕者牙齦出血, 重者引起骨膜下、關節腔內及肌肉內出血, 孩子肢體疼痛、拒抱, 影響肢體活動, 嚴重時可引起骨折。

7、不吃魚、蝦、蛋黃、香菇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可致維生素D缺乏, 如不及時補充與治療, 輕者多汗, 夜啼, 重者可抽風, 並引起骨骼畸形, 如"雞胸"、"O"型或"X"型腿等。

8、挑食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Advertisiment
正常孩子的智力發育指數要比挑食孩子高14分, 挑食孩子還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9、各類食物在孩子的性格發展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營養不平衡很可能促使孩子形成極端性格。 研究表明, 酸性食物的過度攝取會影響兒童的性格和心理發育, 導致其患兒童孤獨症, 幼兒時期營養不良的孩子與營養良好的孩子比較, 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寶寶挑食怎麼辦?

1、首先孩子吃飯的地方要固定, 吃飯前, 父母儘量不要安排孩子進行看電視、聽廣播、看書、玩玩具等活動, 應將電視等關掉, 玩具、書籍收起來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飯, 研究表明, 經常沒有父母等親人陪伴吃飯的孩子會滋生出孤獨和被遺棄的感覺,

Advertisiment
以至影響其性格的健康發展。 而且一個人吃飯的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的管教和指點, 一般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 自己認為好吃的多吃一點, 其他的飯菜動也不動, 而和父母等親人一起吃飯的孩子不僅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看到別人吃得津津有味也能促進自己的食欲, 不知不覺就會多吃些食物。

3、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輕鬆的就餐環境, 父母可以要求孩子遵守必要的用餐規矩, 並且做到以身作則。 父母不要在吃飯時爭吵, 把餐桌變成戰場;不要採用激烈的手段(如訓斥、打罵、恐嚇)強迫孩子吃某些食物, 以免造成他們的沮喪情緒, 影響食欲。 事實證明, 和諧、安詳的用餐氣氛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反抗心理,

Advertisiment
促進孩子的食欲。

4、大人要起到表率作用, 不挑食厭食, 其中包括孕婦以及哺乳期的媽媽為了下一代的健康, 要儘量做到科學選擇食品、做到食品多樣化, 保證其營養均衡全面。

5、飯菜的花色品種要多樣化, 注意食物種類、花色、口味、形狀和搭配, 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行為。

6、食物新鮮、製作衛生、現做現吃、不吃剩食。 多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多選擇一些魚蝦、蔬菜和水果不能互替, 多選擇一些深綠色、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如果家長經常用威脅、責駡等方法逼迫孩子吃東西, 這樣不僅不能糾正孩子挑食, 還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長此以往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所以在糾正孩子挑食的時候, 要找出挑食的原因, 並且要耐心引導。

並且要耐心引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