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打疫苗後發燒 家長學會護理法

寶寶打了疫苗後發燒怎麼辦?接種疫苗後發燒是正常現象, 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種減低了活性的病毒, 接種後必然會起一定的副反應。

首先, 要讓寶寶多喝白開水, 多休息。 還可以用薄薄的生土豆片貼在針眼上吸收腫塊。 注意觀察若高燒38.5度以上, 請去醫院診治。 洗澡對於因環境溫度過高引起的低熱可能會起到降溫的效果, 但打預防針後最好不要洗澡, 至少4小時內不要洗澡, 可以擦身。

一般的原則是38.5度以下, 不要吃退燒藥, 打退燒針, 要給寶寶多喝水。 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 在炎熱的夏季, 氣溫很高,

Advertisiment
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 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 使體溫升高。 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 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 稍微扇一扇, 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 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 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 在冬季,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 嬰兒又包裹得過多, 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 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 還是細菌感染的, 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 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 不要急於退燒, 燒只是表像, 要把病因找出來。

不要迷信輸液。 醫生說了, 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 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 關鍵是要用對藥, 而不是用重藥。

疫苗作為一種“異物”植入人體,

Advertisiment
身體敏感的人對它可能反應比較大。 專家建議, 孩子由於注射疫苗而出現發燒後, 應讓孩子多喝水, 適當增減衣物。 由於小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差, 年輕媽媽可以給孩子實行物理降溫, 用酒精兌一倍水, 在寶寶的腋下、頸部、四肢及大腿根部擦拭, 以促使皮膚散熱。 如孩子持續高燒39度以上, 則應入院就診, 查清發熱原因。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1、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2、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3、持續發燒39℃左右, 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4、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 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5、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6、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7、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Advertisiment

8、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9、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10、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11、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12、發燒的同時, 抽風——熱性抽筋

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嗎?

水痘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用於預防水痘。 水痘的病原體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人是唯一的宿主, 極易傳播, 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 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該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發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較好。 在美國的調查表明, 免疫5年後又93%的兒童和94%的承認具有VZV抗體, 有87%的兒童和94%的成人具有細胞介導的免疫力。 最近由Ampofo等發表的關於承認接種疫苗的報告表明,

Advertisiment
在始於1979年的21年間, 突破性水痘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未增加, 提示成人接種疫苗後免疫力沒有明顯衰退。

接種6周後, 血清陽轉率均大於98%, 13歲以上的人群接種2劑(間隔6~10周)血清陽轉率可達100%。 暴露于自然水痘感染72小時內, 仍可通過免疫獲得保護性。

水痘疫苗的接種對象

建議無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應該接種, 易感人群主要是12月齡-12周歲的健康兒童。

特殊人群應重點接種:

1、工作或者生活在高度可能傳播的環境中的人, 如幼稚園教職工、小學教師、 社會公共機構的支援、大學生和軍人等。

2、與發生嚴重疾病或者併發症為危險者的密切接觸者, 如衛生工作者、兒童白血病及其他免疫功能不全和接受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的兒童和家屬等。

Advertisiment

3、未妊娠的育齡婦女。

4、國際旅行者。

如易感者接觸受然後, 應注射免疫球蛋白, 接觸後3天用大劑量, 可縮短病程, 減輕臨床症狀。

總結:水痘減毒疫苗可與其他減毒活疫苗或滅活疫苗同時接種;對於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 水痘減毒疫苗可與其他滅活疫苗同時接種。 但均需接種於不同部位, 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 如水痘減毒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則接種問隔至少1個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