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才是最好的老師,帶你找回生活的感知力!

有人說當媽後的日常就是暗無天日的拉扯孩子, 再無詩意可言, 曾經的我對此也深信不疑。 但當某天我蹲下和只有一米的果果一起平視這個世界的時候, 我才發現, 在孩子一米的高度內, 發生著太多有趣的事。

會說話的椅子

一天, 果果在家裡把椅子搬來搬去, 鬧得雞犬不寧。

於是我問她:“你幹嘛要不停挪凳子?”

果果說:“椅子說話了, 它說它要曬太陽, 待在這裡它很難受的。 ”

Excuse me?

椅子說話了, 我怎麼沒聽到?

會吃棒棒糖的鏡子

在果果一歲的時候家裡換了面大鏡子, 那簡直成了她的新大陸。

她非常喜歡照鏡子,

Advertisiment
瘋狂地對著鏡子裡的那個她大喊大叫, 手舞足蹈。

如果她哭鬧或者發脾氣, 給她一面鏡子就能立馬停止哭鬧, 還會伸手去摸鏡子裡那個寶寶的臉。

後來的某一天, 我問她:“果果, 剛剛放在這裡的棒棒糖呢?”

她頭也不抬的說:“鏡子裡的那個小朋友吃了。 ”

what?

一萬張黑人問號臉!

瘦小的魚妹妹

家裡養了幾條魚, 這天我發現果果竟偷偷撈出一條魚放在手掌上給它餵食。

“果果, 你在幹嘛?!”(怒火急速上升中)

“喂小魚妹妹啊。 ”

“你知不知道魚離開水會死的?我平時怎麼喂的?你在搞些什麼?!……”(此時氣焰沖天, 毛髮直豎。 )

果果大哭:“不是的媽媽, 小魚妹妹總是搶不到食物, 每次都只能吃別的大魚剩下的, 它太可憐了!”

“誒?”

我壓制住怒火, 觀察了一下還真是,

Advertisiment
這條小魚每次都搶不到魚食, 因此長得比別的魚都瘦小。

從此後果果就光榮的就職為魚妹妹的飼養員, 當然不是在手掌上進行。

PS:為娘拙昧, 之前怎麼就沒有發現?!!

手掌大的喵星人

一天, 我和果果在社區裡玩。

她邁著輕快的小步子走在我的前面, 忽然聽她“哇”的一聲, 而後急促地跑回我身邊。

我順著她提溜的大眼睛望過去。

“哇哦”半米高的草叢裡, 一隻流浪大貓圍著剛產下四隻小喵, 五雙眼睛齊刷刷的看著我們母女。

果果伸出小手去摸喵星人的粉色手掌, 大喵眼神一下子溫柔了許多。

“媽媽~”果果瞪著大眼睛巴巴的看著我。

我還能說什麼?

除了和她一起做鏟屎官, 我好像別無選擇

心理學家發現, 孩子們在嬰幼兒時期會對周圍的一切事物產生濃烈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認為花草樹木都會講話, 鳥兒昆蟲都會唱歌, 桌子椅子都會行動, 不論是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還是菜畦裡一顆顆努力生長的蔬菜, 在他們眼裡都是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這個階段的果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相信每個家庭也會有這樣一個鬼馬精靈又內心善良的孩子。 作為一個媽媽, 我建議家長們都放下手機, 蹲下來, 嘗試進入孩子們一米的世界, 孩子們會重新教會你在草叢裡、在果園裡、在動物世界裡, 獲得最純粹的快樂。

毫不誇張的說, 孩子們的世界裡, 連空氣都是清甜的。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他們只有1米的小個子, 可是在一米的高度裡, 他們卻感知到了成人看不到的神奇,
Advertisiment
領略到這世界的精彩絕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