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寶寶成長環境大揭密

成功的早期教育一定要給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這是孩子快樂進取的物質基礎。
環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它給孩子耳濡目梁、潛移默化的力量, 環境是立體化的、從頭到尾的“三維教材”。 就像青蛙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改變不同的體色, 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會長成不同的個性。 孩子成長需要哪些環境, 父母又該如何給孩子建設一個有利成長的環境呢?
人際環境――民主、平等、親愛、和睦、歡快、恬靜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員, 父母不要嬌寵溺愛, 也不要冷落他。 一家人要做到互相關愛, 分工勞動,

Advertisiment
遇事商量, 共同享受生活的樂趣;一家人還要互相讚美良好的行為表現, 運用禮貌語言和幽默;一家人可以經常開故事會、朗誦會、運動會, 表演各種節目, 還可請親戚、朋友、小夥伴來家裡玩, 盡情享受親情和友情。
智慧環境――豐富、整潔、優美、愛閱讀、提問、愛操作

父母要給孩子準備好小書桌、小書櫃、玩具櫃、科技百寶箱、大地圖、地球儀、科學實驗器具, 再給孩子一個植物園、動物園就更完美了。 生活環境要整潔優美, 特別是孩子的生活環境要有色彩鮮豔的圖案, 美麗的風景畫, 優美的書法作品, “好寶寶表揚欄”更對孩子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當然別忘記給孩子設立一個鍛煉身體的環境, 如沙包、皮球等。
一家人要經常讀書、討論, 一起動手做玩具小實驗,

Advertisiment
並不斷鼓勵孩子。 對於2歲半以後的孩子, 父母可以每天設立20分鐘的“靜悄悄”時段, 各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專心做事情, 不說一句話, 事後評定孩子的成績。  
意志環境――按時起居、規律生活、自我控制
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種作息時間, 如早起、早鍛煉, 制定作息時間表有利於孩子養成有動、有靜的活動習慣。 培養孩子按時吃飯、洗漱、排便、睡眠、勞動、看電視的習慣, 逐步做到不催促, 不提醒,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堅持力。
3歲以後的孩子看什麼電視, 父母要事先與孩子商量好, 以兒童節目為主, 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多看也不少看, 3歲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鐘為宜, 3歲以後每天20~30分鐘為宜。
Advertisiment
當孩子逐漸長大, 還要教給他怎樣用錢, 怎樣節約, 怎樣存放, 鼓勵他買書和智力玩具, 援助他人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