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哭是預示某種性格嗎?

寶寶的哭鬧是不是讓新手父母很手足無措呢?要知道, 寶寶的哭鬧除了有些原因, 似乎還預示著他們的某種性格。 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寶寶哭鬧的心思有哪些

在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思之前, 只能用簡單而直白的哭聲表達複雜多樣的身體和心理需求。 因此, 解讀寶寶哭鬧的心思成為新媽媽的一項基本功。

1.生理性需求

這是寶寶表達哭鬧心思的常見情況, 餓了、渴了、熱了、冷了、尿布髒了或濕了、周圍太吵了、光線太亮了、蚊蟲叮咬了……這些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寶寶的身體感覺不舒服,

Advertisiment
他需要媽媽説明自己做出調整, 所以他用哭鬧呼喚媽媽的到來。

2.心理性需求

不要以為剛出生的寶寶就像一個小動物那樣只有生理需求, 其實他已經是一個活潑的小人了, 自然有著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當他身體上感覺很舒服的時候, 他的心理卻還有可能鬧彆扭, 例如睡覺前哭鬧一會兒, 這樣能讓媽媽多抱一會兒;自己躺在小床上有一陣子了, 媽媽怎麼還不來呀, 用哭聲喊兩嗓子吧;我不要阿姨陪我玩, 媽媽呢?我就要媽媽!媽媽在抱別的小寶寶, 這樣絕對不行, 媽媽再不過來, 我的哭聲就要劃破長空了……

3.病理性狀況

如果小寶寶的哭聲比較尖銳、短促, 持續時間比較長, 並伴隨著握拳蹬腿、煩躁不安等狀況,

Advertisiment
而且媽媽給予的生理照顧和心理慰藉都不能安撫他, 那就有可能出現了病理狀況, 例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甚至神經系統出現問題, 導致寶寶鼻塞、發燒、疼痛等, 一旦出現類似哭鬧信號, 請媽媽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解決方法影響寶寶性格

哭鬧是寶寶尋求自我保護的自然現象, 但媽媽對待寶寶哭鬧的態度卻是一種教育, 將對寶寶的心理和性格產生影響。 在成人世界裡, 哭鬧是遭遇挫折、情緒爆發的表現, 新爸爸新媽媽也容易依照這樣的邏輯去判定寶寶哭鬧的嚴重性, 於是, 一旦寶寶的哭聲響起, 爸爸媽媽就驟然緊張、手足無措。 殊不知, 正是在這種沒有區分的態度和行為中, 有些寶寶才形成了依賴性,

Advertisiment
在遇到問題自我鎮靜、自我調節方面就比別的寶寶晚了一步。 很多媽媽都沒有意識到, 在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親子互動中, 寶寶可能形成令人喜愛的性格, 也可能形成比較麻煩的性格。

父母對待寶寶的哭鬧大概有3種方式:毫無應答、立即應答和積極應答, 而不同的方式將對寶寶產生不同的影響。

毫無應答

就是對寶寶的哭聲採取冷漠忽略的態度, 不管寶寶哭得時間有多長、聲音有多大, 爸爸媽媽就是不為哭鬧所動, 認為這樣就使寶寶明白哭鬧沒有用, 以後就不再哭鬧了。 其實不然, 外界的冷漠忽略會讓寶寶對這個世界產生不安全感, 容易形成煩躁、焦慮和恐懼的心理, 不利於積極性格的形成。

Advertisiment

立即應答

就是馬上滿足、直接滿足寶寶的需求, 寶寶的需求和媽媽的滿足之間的時間差很小, 這樣確實能很快並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 但是長久下去, 寶寶容易形成依賴心理, 凡事都慣於等待別人的幫助, 自己並不會主動想辦法排解情緒、解決問題。

積極應答

就是對寶寶的需求做出積極回應, 但是又不會提供立即和直接的滿足, 這樣會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同時又鍛煉他的延遲滿足能力, 提高面對挫折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 形成充滿愛但又不依賴人的良好心理。

至於積極應答的方法, 大致可以分為如下緩解哭鬧五部曲。

緩解哭鬧五部曲

寶寶哭鬧的心思不同, 媽媽的反應也應該有所不同。 雖然媽媽對寶寶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

Advertisiment
但是這不意味著寶寶就學不會自我鎮靜和自我調節, 他的自助能力正是在媽媽既有所助、又有所不助的養育技巧中漸漸獲得的。

第1步:觀察判斷

由於寶寶哭鬧的起因和心思不盡相同, 所以媽媽要先對他的哭聲進行觀察和判斷。 在寶寶哭鬧的心思中, 除了病理性狀況需要媽媽立即應答以外, 生理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都不需要立即應答, 而是積極應答。 積極應答的步驟依次為聲音慰藉、依戀慰藉和身體慰藉, 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寶寶漸漸學會舒適自☆禁☆慰。

第2步:聲音慰藉

當寶寶哭鬧的心思是生理和心理需求時, 媽媽首先遠遠地答應一聲(第一種聲音), 讓寶寶知道媽媽就處在自己求助的安全地帶之內, 接著媽媽踏踏的腳步聲(第二種聲音)又讓寶寶在希望中等待了幾秒,然後媽媽面對著寶寶輕柔地聊上幾句(第三種聲音):“寶寶想媽媽了,是嗎?媽媽知道寶寶想要做什麼?媽媽這就來幫助你。”又是幾秒鐘過去了,寶寶快樂的承受閾限一點一點在提升,他的自我鎮靜信心也一點一點在強化,對性格的積極影響也一點一點在加強。

第3步:依戀慰藉

聲音慰藉已經在寶寶面前出現了3種,持續將近一分鐘了,不過媽媽仍舊不要急著抱起寶寶,可以在他面前晃動一個玩具,或者媽媽經常使用、帶有媽媽體味的小手帕,於是,寶寶又在積極的狀態中等待了幾秒,漸漸地,他就會對這些物品產生依戀,當媽媽暫時不在身邊的時候,這些依戀物就會對他產生安慰作用,而寶寶對人的直接依賴就轉化為對物品的依賴,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也逐漸增強了。

第4步:身體慰藉

抱起寶寶滿足他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寶寶和媽媽都能在這種親密的身體接觸中得到慰藉。不過,經過聲音慰藉和依戀慰藉的寶寶能夠變得堅強、自信和樂觀,反之,如果媽媽一聽到寶寶的哭聲,立即就一聲不響地直接滿足寶寶的需求,那麼寶寶就會建立有求必應的依賴性心理,其面對挫折的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就沒有得到鍛煉。

第5步:舒適自☆禁☆慰

在經過上述4個步驟之後,如果寶寶已經變得很平靜了,那麼媽媽可以試著把寶寶放回小床或小車裡,讓他自己快樂地玩耍一會兒。請注意,舒適慰藉是五部曲中不可以缺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媽媽安慰寶寶的目的是讓寶寶學會舒適自☆禁☆慰,並不是讓寶寶離開媽媽就緊張不安、不知所措。因此,在此特別提示愛心細膩、年富力強、時間富裕的全職媽媽,請務必完整地將五部曲堅持下來。

在施行五部曲的整個過程中,寶寶所獲得的不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還有自我鎮靜所帶來的舒適感,而後者的快樂體驗和穩定的心理品質是寶寶自行獲得的,是媽媽無法替代和給予的。總體來說,積極應答寶寶哭鬧的五部曲不僅在嬰兒期非常有益,在整個童年期也有助於寶寶形成良好的心理與性格。所以,請媽媽們不要急躁,長期堅持採取積極應答的科學育兒方式,這對寶寶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接著媽媽踏踏的腳步聲(第二種聲音)又讓寶寶在希望中等待了幾秒,然後媽媽面對著寶寶輕柔地聊上幾句(第三種聲音):“寶寶想媽媽了,是嗎?媽媽知道寶寶想要做什麼?媽媽這就來幫助你。”又是幾秒鐘過去了,寶寶快樂的承受閾限一點一點在提升,他的自我鎮靜信心也一點一點在強化,對性格的積極影響也一點一點在加強。

第3步:依戀慰藉

聲音慰藉已經在寶寶面前出現了3種,持續將近一分鐘了,不過媽媽仍舊不要急著抱起寶寶,可以在他面前晃動一個玩具,或者媽媽經常使用、帶有媽媽體味的小手帕,於是,寶寶又在積極的狀態中等待了幾秒,漸漸地,他就會對這些物品產生依戀,當媽媽暫時不在身邊的時候,這些依戀物就會對他產生安慰作用,而寶寶對人的直接依賴就轉化為對物品的依賴,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也逐漸增強了。

第4步:身體慰藉

抱起寶寶滿足他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寶寶和媽媽都能在這種親密的身體接觸中得到慰藉。不過,經過聲音慰藉和依戀慰藉的寶寶能夠變得堅強、自信和樂觀,反之,如果媽媽一聽到寶寶的哭聲,立即就一聲不響地直接滿足寶寶的需求,那麼寶寶就會建立有求必應的依賴性心理,其面對挫折的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就沒有得到鍛煉。

第5步:舒適自☆禁☆慰

在經過上述4個步驟之後,如果寶寶已經變得很平靜了,那麼媽媽可以試著把寶寶放回小床或小車裡,讓他自己快樂地玩耍一會兒。請注意,舒適慰藉是五部曲中不可以缺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媽媽安慰寶寶的目的是讓寶寶學會舒適自☆禁☆慰,並不是讓寶寶離開媽媽就緊張不安、不知所措。因此,在此特別提示愛心細膩、年富力強、時間富裕的全職媽媽,請務必完整地將五部曲堅持下來。

在施行五部曲的整個過程中,寶寶所獲得的不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還有自我鎮靜所帶來的舒適感,而後者的快樂體驗和穩定的心理品質是寶寶自行獲得的,是媽媽無法替代和給予的。總體來說,積極應答寶寶哭鬧的五部曲不僅在嬰兒期非常有益,在整個童年期也有助於寶寶形成良好的心理與性格。所以,請媽媽們不要急躁,長期堅持採取積極應答的科學育兒方式,這對寶寶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