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病有何徵兆_寶寶患病的徵兆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患病有何徵兆?每個寶寶在生病之前都有一些徵兆, 雖然有些很細微, 但細心的父母一定可以感覺得到。 寶寶患病有何徵兆,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

Advertisiment

對爸爸媽媽來說, 最怕的事莫過於孩子生病, 但小孩子體質較弱, 偏偏又愛生病。 其實, 有些病在發病前是有徵兆的, 尤其是幼兒多發的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 父母平時要多留心觀察孩子的微小變化, 及時找到疾病信號, 防患於未然。 以下情況尤其需要家長留意。

1、精神狀態差

精神狀態的變化往往是反映孩子健康狀況的晴雨錶。 健康的孩子在需求得到滿足後, 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 但生病的孩子往往會出現情緒異常。 比如, 平日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萎靡不振, 或平日安安靜 靜的孩子突然煩躁不安, 而且特別怕冷, 總想睡覺, 眼睛發紅, 這可能是發熱的前兆,

Advertisiment
最好及時去看醫生, 還要給孩子多喂水, 防止著涼。

2、莫名持續哭鬧

當孩子還小, 無法表達不適時, 常用哭鬧來發洩情緒。 所以, 當孩子莫名地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時, 父 母就要提高警惕了。 吳力群告訴記者, 孩子身體的任何地方感到不適, 比如瘙癢、頭疼、腹脹等, 都可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如果孩子莫名地哭鬧, 父母應給孩子做一 個簡單的全身檢查, 看看孩子哪裡不舒服, 也可以測測體溫, 看看是否發燒。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孩子持續哭鬧不止, 必須去醫院就診, 有可能出現腸梗阻等急 腹症。

3、食欲

倘若發現寶寶食欲改變, 食量減少或者拒食, 這往往是患病的前兆表現。 尤其是一些急性病, 在病狀還未出現之前, 常先有食欲的改變。

Advertisiment

4、睡眠

寶寶患病前通常夜間啼哭或者表現煩躁不安, 哭鬧時伴有面色發青、手足蹬動、頭部後仰, 腰部挺伸等。 當然, 某些生理狀況比如饑餓、過冷、過熱、大小便 等, 也易使寶寶睡眠不安或者哭鬧, 但當要求滿足後, 哭鬧即止。 而某些疾病恰好相反, 比如腦膜炎、中毒等, 則會出現嗜睡現象。 此外, 新生兒敗血症、硬腫症等 則常表現為哭聲低沉甚至無哭聲。

5、情緒

寶寶患病通常會出現情緒改變。 如果寶寶忽然變得不愛玩, 好哭鬧, 那麼往往是疾病的早期反應, 比如結核性腦膜炎可先有情緒和精神的改變, 然後才出現發燒、嘔吐、嗜睡等症狀。

6、臉色

急性發熱的寶寶一般面色發白或青紫, 這常常預示著寶寶可能患有肺炎或者心臟病或者某些食物中毒等。

Advertisiment
貧血、失血的小孩可見面色蒼白並伴有口唇、牙床蒼白。

7、呼吸

正常寶寶的呼吸平穩而有節律性, 寶寶如果出現呼吸時快時慢, 呼吸深淺不一, 就應引起注意。 患肺炎的寶寶常呼吸增快, 伴有兩鼻翼扇動, 口鼻周圍發青等表現;患氣管炎的寶寶可在喉部聽到“咕嚕咕嚕”的痰聲;患哮喘的寶寶則有一種特別響亮的喘鳴聲等。

中醫預知寶寶疾病口訣

大便幹最為先食不好睡不安鼻中青腹中痛舌苔白又厚腹中有積食手、足心熱, 常有病禍口、鼻幹又紅, 肺胃熱相逢家長只要熟知口訣並細心觀察寶寶即可做出判斷, 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前進行飲食調理, 就可以最大可能地減小寶寶患病的幾率。

1、大便幹。

Advertisiment

最為先中醫認為大便幹是大腸內熱的表像, 會造成小兒內熱盛, 往往易患感冒發熱。 2~3歲的小兒應經常吃些菜泥、鮮梨汁、蔬菜、水果等。 3歲以上的小兒則可多吃些水果、蔬菜。

2、食不好

睡不安吃飯與睡眠之間有連帶關係, 如遇到小兒在睡眠中翻動不安、咬牙, 家長應認真回憶小兒近日的飲食情況。 如吃過生冷、不好消化的食物等都會引起小肚脹, 甚至肚子疼痛。

3、鼻中青

腹中痛小兒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 可損傷脾胃之陽氣(指消化、運轉食物的一種動力), 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 因而導致寒濕內生, 發生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而寒和痛均可見面色發青, 特別是鼻樑兩側較為明顯。

4、舌苔白又厚

腹中有積食舌苔白又厚, 一般說來是濁濕內停或消化不良, 此時可聞到小兒口中呼出的氣帶有一種酸腐味。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給小兒服適當的消食導滯的藥物,如小兒化食丹、王氏保赤丸等,或遵醫囑治療。

5、手、足心熱

常有病禍俗話說:“冰涼溫幹,吃行可便。”但遇小兒手心、腳心幹熱,則往往是小兒將要發生疾病的一種現象。

6、口、鼻幹又紅

肺胃熱相逢口、鼻乾燥發燒,口唇、鼻孔幹紅,或者鼻中有黏涕、黃涕,都是肺和胃燥熱的表現,如不及時解除,可能很快會出現小兒高熱。

專家提醒,“想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這些忠告望大家切記。

此時可聞到小兒口中呼出的氣帶有一種酸腐味。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給小兒服適當的消食導滯的藥物,如小兒化食丹、王氏保赤丸等,或遵醫囑治療。

5、手、足心熱

常有病禍俗話說:“冰涼溫幹,吃行可便。”但遇小兒手心、腳心幹熱,則往往是小兒將要發生疾病的一種現象。

6、口、鼻幹又紅

肺胃熱相逢口、鼻乾燥發燒,口唇、鼻孔幹紅,或者鼻中有黏涕、黃涕,都是肺和胃燥熱的表現,如不及時解除,可能很快會出現小兒高熱。

專家提醒,“想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這些忠告望大家切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