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就愛反著來該怎麼辦?


寶寶就愛反著來該怎麼辦

燦燦今年3歲, 從前大人怎麼說, 他怎麼做, 可現在這幾個月, 媽媽發現寶寶變了, 無非還是從前那些問題,

Advertisiment
孩子卻開始跟你擰著幹了。 你讓他講禮貌, 他阿反倒說髒話, 當你臉色變了之後, 他就在旁邊開心地笑, 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 你苦口婆心地跟他講道理, 希望他能明白, 可明明是他沒有道理, 他卻一定要堅持, 如果你再堅持, 他就拿出殺手鐧——大哭, 弄得大人心煩意亂的。
一次早上起床, 媽媽說:“穿上褲子吧, 要不凍感冒了!”燦燦一聽, 就立刻感覺到表現的時候又到了, 他光著小屁股, 光著小腳丫興奮地在地磚上走, 爸爸跟他吼起來了, 他也不怕, 還在那裡“嘻嘻”地笑, 氣得爸爸把他抱起來使勁地打了他的屁股, 他“哇”地大哭起來, 哭得很委屈, 好像自己根本沒有犯錯誤, 是大人錯待了他。
打完孩子之後, 爸爸媽媽也非常心疼, 他們在想:
孩子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不知好歹呢?燦燦的爸爸媽媽非常苦惱。
Advertisiment

分析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吸引更多的關注以汲取成長的力量來證明自己
小寶寶這時候的人生經驗實在是不夠豐富, 身體能力卻開始有些增強, 這時他還不能讓大家確定他的能力, 但是他實在太想讓大家瞭解他真得很了不起, 可是爸爸媽媽還有家裡的其他人總是對自己的能力不夠重視的樣子, 怎麼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呢?小寶寶們通過許多次試驗, 他們發現, 當他們和爸爸媽媽對著幹的時候, 爸爸媽媽的目光聚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最長, 於是, 他終於總結出來:噢!原來反抗可以讓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很不得了啊!他真的很喜歡這種因反抗而被關注的場面,
Advertisiment
就算是挨一頓揍也值得啊!因此寶寶對自己不確定性的煩惱, 通過成為一個問題兒童讓大家確定下了自己的身份, 使大家承認了自己的力量。 寶寶們很聰明呢!
缺乏足夠的交流
在這個發展時期, 孩子與父母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 往往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根源。 隨著孩子的成長, 知識的增加, 他們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和知識, 獨立性也逐漸增強, 如果這時父母還把孩子看做什麼也不懂, 事無巨細都要管, 孩子就不願意按父母的指示辦事, 而是按自己的意願行動。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 父母往往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 容不得孩子有一點不同意見, 孩子則覺得父母不應干涉過多, 自己有自由行動的權力,
Advertisiment
而雙方又缺乏足夠的交流, 於是孩子就會表現出對父母的抗拒和不服管教。
反抗期的到來也意味著獨立期的到來
孩子在擺脫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中, 為了尋求或保護逐漸形成的、比較脆弱的“自我”, 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們看來是對抗自己的外在力量, 往往會出現一些無理的反抗。 他們對父母的言語, 不管對不對, 一概排斥, 目的只是為了反抗而反抗, 並沒有適當的、站得住腳的理由, 這是孩子要求獨立的表現。
受到了挫折
孩子在外面或者家庭中受到了挫折, 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 聽不進別人的批評或勸導, 看不清挫折的實質, 一意孤行地堅持自己的做法, 固執己見。 或者即使知道錯了也不願意改正,
Advertisiment
明知故犯。
以上種種原因, 於是乎, 孩子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立意識, 就會對大人的教育, 反其道而行之。 大人說什麼, 就故意不按照大人的話去做, 大人叫他往東去, 他就向西走, 大人叫他往上, 他就偏向下。 反正大人的意圖是要孩子幹什麼, 孩子就偏不幹。
這種心理也叫做“逆反心理”。
對策:對孩子的反抗行為不能放任不管, 也不可控制過嚴。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適當加以抵制, 同時也要給予孩子在一定的範圍內自由表達的機會, 使孩子的獨立性得到健康發展。
措施1:不要跟孩子講太多的道理。 孩子喜歡和家長反著說, 反著做通常是在3歲左右, 家長要明白這只是寶寶成長的階段性問題, 而不是長期的個性問題。
事實上,3歲的孩子已經明白許多道理了,但他脾氣上來了就是想對著幹,講太多的道理在這個期間內他還聽不太懂,家長反倒講著講著會把自己講急了。對待這樣的情況,最簡單的做法是:家長只需亮明自己的觀點,比如:當寶寶光著身子時,你嚴肅地對他說,媽媽希望你穿上衣服,從而給孩子一種正確的引導,不要苦口婆心地講許多道理。
措施2:轉移注意力
家長在此時最好要超越孩子的錯誤,其實也無所謂錯誤,只是孩子喜歡這麼做罷了,孩子會漸漸長大的。最好能以親切的態度來接納孩子的種種反抗行為,當孩子反抗時,和孩子談另一個他感興趣的話題,轉移注意力,有時還要誇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真是很聰明。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實在是有些不講道理,家長超越了自己,也就超越了孩子,激勵了孩子的成長。
措施3:鼓勵並感謝孩子
經常鼓勵孩子,用優點來包圍孩子的弱點。如果說,家長總認為孩子跟自己逆著幹是錯誤,是缺點,倒不如說這是孩子的弱點,弱點是需要家長説明建設的,而不是去削弱的。
家長不妨在孩子跟自己協調一致的時候感謝孩子的合作,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也感受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責任。當孩子跟自己出現對峙情況的時候,家長不妨多誇誇他從前或這兩天好的做法,多說幾條,然後說,要是你今天這麼做就更好了。孩子的逆反行為會有所收斂的。


事實上,3歲的孩子已經明白許多道理了,但他脾氣上來了就是想對著幹,講太多的道理在這個期間內他還聽不太懂,家長反倒講著講著會把自己講急了。對待這樣的情況,最簡單的做法是:家長只需亮明自己的觀點,比如:當寶寶光著身子時,你嚴肅地對他說,媽媽希望你穿上衣服,從而給孩子一種正確的引導,不要苦口婆心地講許多道理。
措施2:轉移注意力
家長在此時最好要超越孩子的錯誤,其實也無所謂錯誤,只是孩子喜歡這麼做罷了,孩子會漸漸長大的。最好能以親切的態度來接納孩子的種種反抗行為,當孩子反抗時,和孩子談另一個他感興趣的話題,轉移注意力,有時還要誇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真是很聰明。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實在是有些不講道理,家長超越了自己,也就超越了孩子,激勵了孩子的成長。
措施3:鼓勵並感謝孩子
經常鼓勵孩子,用優點來包圍孩子的弱點。如果說,家長總認為孩子跟自己逆著幹是錯誤,是缺點,倒不如說這是孩子的弱點,弱點是需要家長説明建設的,而不是去削弱的。
家長不妨在孩子跟自己協調一致的時候感謝孩子的合作,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也感受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責任。當孩子跟自己出現對峙情況的時候,家長不妨多誇誇他從前或這兩天好的做法,多說幾條,然後說,要是你今天這麼做就更好了。孩子的逆反行為會有所收斂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