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走路 爸媽幫忙起大作用

行走是長大的標誌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 也是他長大的一個標誌, 他可以移動腳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 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

10-11個月的寶寶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 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 常需要爸媽積極訓練。

有一些小器具, 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 這些合適的輔助品, 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借助學步帶

學步帶是一種系住寶寶雙肩和前胸的寬頻子, 爸媽可以將另一端捏住, 並且可以自由調整和寶寶之間的長度, 不用時時拉著寶寶的手臂,

Advertisiment
爸媽由此輕鬆解脫一隻手哦。 只是有時候, 需要注意學步帶的鬆緊。 爸媽也可以用牢固的長布條或窄長毛巾代替學步帶。

扶欄、扶傢俱和扶牆行走是獨走的開始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傢俱慢慢移動身體哦, 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 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當, 但通過腳步的挪移, 手腳和身體的配合, 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推推小車走得快

推推小車, 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 這也是鍛煉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

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 兩隻小手抓穩當, 開始時爸媽可以通過掌控推車扶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 等寶寶熟練以後, 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

爸媽還可以教寶寶在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

Advertisiment
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相信寶寶的能力吧, 他會很快掌握的。

玩具也能幫寶寶行走

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 如一些品牌玩具就提供相應的學行車, 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 融坐車與學步于一體, 寶寶坐著時可以鍛煉腿部肌肉, 這是學行車的一個重要特點, 而等到寶寶會走之後, 學行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

此外, 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 鍛煉他行走或倒退。

過去很流行的學步車專家覺得幫助不大

學步車曾經是很多爸媽的最愛, 但是兒保醫生現在認為, 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 而且也不安全。 新手爸媽在條件許可的狀況下,

Advertisiment
最好還是考慮用其他輔助工具, 讓寶寶能夠更安全學習走路。

爸媽幫助起大作用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 爸媽的幫助起著很大的作用, 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 都將讓寶寶早點開步哦。

爸媽一方扶腋下

爸媽一方扶住寶寶的腋窩, 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 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 這樣也減少了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 過一個階段, 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 逐步向地面走路過渡哦。

爸媽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 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 讓寶寶離開一方的手臂保護, 另一方則用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 開始可以只隔幾步遠, 逐漸地, 爸媽就可以拉開距離嘍。

Advertisiment
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 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哦。

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鼓勵寶寶

給寶寶信心, 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 時時給寶寶鼓勵就很重要。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 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 你過來吧”、“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 讓寶寶樂於向你走近。

寶寶走到目的地了, 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 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 你做得真好”、“寶寶, 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對他微笑, 寶寶也會很高興地笑出聲的。 時間長了, 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

Advertisiment
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讓寶寶安全行走

行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 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重, 觸地摩擦而“掛彩”, 頭部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 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 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 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 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傢俱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 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 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之時不要喂他食物, 以免嗆住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有很多呢。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邊走邊看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以免嗆住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有很多呢。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邊走邊看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