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語言先學單詞or先學語法?

美國聖母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在兒童出生的第一年中, 嬰兒會花費諸多時間傾聽身邊的對話, 同時分析句子成分, 而這將有助於他們長到18個月至兩歲時學習單詞。

寶寶學語言先學單詞or先學語法?

英國《每日郵報》11日援引聖母大學嬰兒實驗室負責人、心理學副教授吉爾·拉尼教授的話報導, 嬰兒持續尋找語言上下文環境和聲音線索。

拉尼說:“研究結果顯示, 聲音流中有一些令人吃驚的線索, 可能幫助嬰兒學習單詞的意思, 他們能夠從聲音流資訊中分辨不同類別的詞, 比如名詞、動詞等。 ”

先語法

Advertisiment

研究人員發現, 一歲寶寶能夠辨別相鄰關係的語法線索, 逐漸理解諸如“它是一(個)”這類短語處於名詞前。

按照拉尼的研究結果, 如果一個人說, “看, 它是一把刷子”, 嬰兒可能不明白“刷子”是什麼, 但“它是一(個)”這條線索讓寶寶知道, 後面跟著一個賓語。

同樣, 如果一個人說, “我正在刷”。 嬰兒根據線索和句子成分知道, 這裡的“刷”是一個動詞, 他們能夠以這些句子成分作為學習新詞意思的線索。

當嬰兒長到15個月左右, 能夠理解更複雜一些的非相鄰關係, 找到句子中分開的關聯線索。

後單詞

拉尼說:“人們往往認為, 先學單詞, 再學語法, 但事實上, 研究結果顯示, 嬰兒出生第一年搜集的所有關於語言中單詞如何運用的資訊, 有助學習單詞,

Advertisiment
然後掌握語言。 ”

關於嬰兒學習語言的能力還有一些有趣發現。

美國華盛頓大學先前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嬰兒具有與生俱來的能力, 能夠區別各種語言的發音, 但這種能力在嬰兒一歲左右開始退化。

嬰兒嗯嗯啊啊的哭聲看似單調, 實則內藏“玄機”。 德國研究人員2009年發現, 新生兒哭聲帶有學自母親的口音, 比如法國新生兒哭泣時起音低, 然後音調逐漸升高;而德國新生兒正相反, 起音高然後逐漸降調。

其實, 學習第二語言的黃金時期是從出生到7歲, 大腦在這個階段最易接收第二語言的聲音和模式。 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與只學一門語言的孩子花同樣時間便可以掌握兩門語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