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爬行 5種常見姿勢要牢記

寶寶爬行的5種常見姿勢:

一、蠕動爬

這是最初寶寶學爬的姿式, 寶寶腹部始終貼地, 以腹部為支點蠕動, 四肢則不規則地劃動。 寶寶可能只是原地打轉, 如果移動, 也是象蟲子一樣, 向前蠕動, 行進緩慢, 感覺有些吃力。

媽媽可以這樣做

1、爬行對手臂的力量要求很高, 所以首先要訓練寶寶的手臂力量。 每天讓寶寶俯臥幾次, 然後幫助他用手臂撐起身體, 時間可以從短到長, 慢慢地寶寶就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 這時正式開始訓練寶寶爬行的效果會比較好。

2、如果寶寶練習爬行一段時間後腹部仍然離不開地面,

Advertisiment
大人可用手或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 然後幫助寶寶提起腹部, 讓他練習手膝爬行。 開始的時候寶寶手腳的力量不夠, 可能還會習慣性地依賴腹部, 媽媽可要多些耐心。 當看到寶寶是手和膝蓋著地時, 就用兩手輕輕托起他的胸脯和肚子, 幫助他的手和膝蓋著地, 然後再向前稍微送一下, 讓他有爬的感覺。 不斷地練習俯臥, 反復鍛煉雙臂、雙腿的力量及重心移動, 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爬了。

二、匍匐爬

寶寶爬的時候總是用一邊爬, 總是右邊的手和腳用力, 感覺像是用右腿爬行來帶動另一條腿, 肚子緊貼在地上, 有如‘解放軍匍匐過草地’。

媽媽可以這樣做

1、一開始時, 媽媽可以用雙手貼著寶寶的腳底,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左手向前移動的時候推右腳, 移動右手的時候推左腳, 利用條件反射讓寶寶的四肢被動協調起來。

2、讓寶寶趴在床上, 用毛毯兜住胸腹部, 爸爸把毛毯提起, 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 前進一步後, 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 輪流進行, 訓練寶寶手、膝爬行, 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 並要多給寶寶鼓勵。 剛開始可以從幾分鐘做起, 經過反復練習, 寶寶的手腳協調性會得到很大提高。

三、螃蟹爬

寶寶用胳膊在地板上推, 這樣就使得寶寶的身體向後退, 而不是向前進。 這種結果往往並非寶寶的意願, 往往讓寶寶感到沮喪。

媽媽可以這樣做

1、寶寶開始爬行時往往會後退, 這就需要大人的説明。 在寶寶爬行時, 爸爸或媽媽可以用手頂他的腳底,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他有東西蹬著, 易於往前爬, 這樣也可以練習寶寶腿部的力量和用力方式。 只要經過努力寶寶有了進步, 就要給予他鼓勵。

2、媽媽可以利用一些寶寶所喜歡的玩具逗引寶寶往前爬, 這也是提高寶寶爬行興趣的好辦法。 讓他爬著去夠你手中的玩具, 注意一開始媽媽逗引時離寶寶的距離是只需他向前爬一步就可夠到的地方, 以免寶寶因為太困難, 而失去興趣。

3、當寶寶逐漸熟練以後, 可以用會動的玩具, 比如小汽車、球類等讓寶寶練習, 這樣對寶寶更具有吸引力, 因為寶寶都喜歡追逐這些玩具, 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多地爬行。

四、狗爬

寶寶交替使用胳膊和腿, 左胳膊伸出去, 左手著地的同時右腿也往前移動,

Advertisiment
然後右胳膊往前伸, 右手著地的同時左腿再往前移動。

一些寶寶一直保持肚子著地的姿勢爬行, 直到開始走路, 另一些寶寶會從肚子爬轉變到狗爬, 然後再開始走路。

媽媽可以這樣做

1、這時候的寶寶活動範圍擴大了很多, 媽媽要注意安全第一, 把家中所有寶寶可觸及的範圍全部檢查一遍, 避免危險發生。

2、在爬動中的寶寶, 速度很快, 千萬不要讓他離開你的視線範圍, 一個掉落的硬幣也會成為寶寶的口中之物。

五、小熊爬

寶寶四肢伸直, 著地爬行, 如同熊在地上的行走的姿勢。 小屁屁一扭一扭的。

媽媽可以這樣做

1、這時候媽媽可以隨時注意寶寶的舉動, 說不定哪天會看到寶寶忽然自己扶著沙發站起來。

2、媽媽也可以為寶寶提供一些練習站立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比如扶著他的雙臂讓他站上十幾秒鐘, 為以後的學習走路打下基礎。

寶寶在爬行時, 家長要在一旁給予鼓勵, 為他加油, 表揚他, 讓他對探索新事物充滿興趣。 如果寶寶不會爬, 而且伴有其它行動障礙時, 父母要多留意, 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 要及時帶寶寶到兒科檢查, 進行訓練及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