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夏季養生 宜養陽當清心

寶寶夏季養生方法之小暑、大暑篇

俗話說, 七月流火, 八月萑葦。 炎熱的天氣裡處處都有熱浪襲人之感, 寶寶更易感到不適, 以致引發各種疾病。 在小暑及大暑天氣裡, 寶寶該如何養生呢?

氣候炎熱, 寶寶易感到心煩不安, 於是常有夜啼或多動等症狀。 現在的孩子多在空調房裡養大, 皮膚和身體根本無法適應外界氣溫的驟然變化。 加上父母為了讓寶寶逃避高溫, 早早就開起了空調, 把寶寶養在恒溫“溫室”裡, 一旦遇到太陽, 不僅會曬傷, 還容易因為曝曬而引起各種皮膚炎症。 同時因為孩子不適應炎熱的氣候,

Advertisiment
所以會加重因熱而厥心的症狀。 比如中暑、心神昏蒙等, 就是夏天寶寶常見的兩種心病的症狀。

寶寶夏季宜養陽當清心

大小暑階段, 是夏季氣候最炎熱的時候。 同時這兩個節氣也是全年雷陣雨最多的兩個節氣。 酷暑與多雨交織, 則很容易讓暑濕之氣乘虛而入。 同時暑氣逼人, 則心氣易於虧耗, 尤其對於寶寶, 特別是體虛氣弱的寶寶往往難以將養, 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 當寶寶有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 一般都是中暑的表現。 所以當寶寶一旦出現上述症狀, 應立即在通風處休息, 並給寶寶喝些清涼解暑的飲品, 如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寶寶的夏季養生的四個細節

Advertisiment

養生細節一:身體養護

大小暑期間, 除了不要讓孩子呆在空調間裡, 要逐漸習慣並適應外界的溫度變化以外, 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 即分季養髒。 在加強寶寶的養護和鍛煉時, 各位爸爸媽媽們都應當按照五臟分時所主來養。 如夏季所主為心, 所以顧護心陽, 平心靜氣, 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才是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的養護方法。 特別是在小暑和大暑的天氣裡, 酷暑逼人, 腠理常開, 汗液外泄。 汗為心之液, 所以中醫有“暑必傷心”之說。 俗話說“心定自然涼”, 善於養生的父母則會讓寶寶儘量避免外勞其形和內憂其神。 讓寶寶神形既安, 則身心自會得到平和有效的養護。

養生細節二:情志養護

夏天最熱的永遠在三伏天。

Advertisiment
所謂三伏, 便是指伏藏之意。 不僅是象徵意義上的蟄伏, 在身心上也要平靜下來, 因此夏天的養生中, 情志養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醫裡有“喜怒不節則傷髒”的說法, 不節制自己的情緒, 則容易傷及臟腑。 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各臟腑關係密切, 不同的情志刺激過度, 會傷及不同的臟腑, 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 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範進中舉”的例子, 就是過喜導致心智昏迷的典型例子。

在中醫裡, 無論是養生還是治療情緒上的疾病, 其主張都一個“平”字, 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 如過喜傷心的結果便是心跳神蕩, 精神渙散, 思想不能集中, 甚則精神失常等。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

Advertisiment
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 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 且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

養生細節三:飲食得當

說到藥食, 不得不提到夏天的飲食。 對寶寶來說, 油膩與肥甘厚味的食物雖然看上去很美, 但是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現在的家長一味給孩子吃好的玩好的, 慣著孩子, 而忽視了孩子的基礎鍛煉和肥胖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才造就了一批批的小胖子。

夏天合理的運用飲食, 是減少寶寶身體疾病, 防止寶寶從小埋下病根的有效保證。 由於夏令時期氣候炎熱, 尤其是嬰幼兒更易傷津耗氣, 所以父母們可經常選用一些藥粥來滋補寶寶的身體。

中醫著名典籍《黃帝內經》中曾說道,

Advertisiment
“藥以去之, 食以隨之”, “穀肉果菜, 食養盡之”。 明代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用藥實現養生目的, 他曾有“每日起食粥一大碗, 空腹虛, 穀氣便作, 所補不細, 又極柔膩, 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之妙也”的理論, 藥粥尤其適合給脾胃功能虛弱的寶寶食用。 所以, 古人稱“世間第一大補之物乃粥也”, “日食二合米, 勝似參芪一大包”。

不過, 不同的藥粥雖說對寶寶的身體有各種方面的益處, 但是也不可通用亂吃, 要根據寶寶們不同的體質、疾病來選用適當的藥物配製成粥, 方可達到以食養生, 以藥代食的效果。

養生細節四:補充水分

夏季養生, 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 大家都知道, 水是人體內十分重要的組成之物, 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尤其對寶寶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健身益體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

小暑節氣寶寶的膳食調理

盛夏陽熱下降,絪蘊薰蒸,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炒綠豆芽

原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淨水淋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療瘡瘍。適用于火氣過旺的寶寶。

素炒豆皮

原料: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淨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的寶寶食用。

素燴麵筋

原料:水麵筋500克,蔥、薑、食鹽、澱粉、植物油、味精個適量。

做法:水麵筋切薄片,蔥、薑洗淨切絲備用。油鍋燒熱,將水麵筋入鍋,煸炒至焦黃,加蔥、薑煸炒數分鐘,兌水一碗,加食鹽,待麵筋熟透後,放入味精,再用澱粉勾芡,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解熱、除煩、止渴。

蠶豆燉牛肉

原料: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後改文火,放鹽煨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大暑節氣的寶寶膳食調理

清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花椒各適量。

做法: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內,撒上少許鹽,再投如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內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將炒鍋置於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內,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乾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注意:豆角中含有毒蛋白,加熱後毒性可大為減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寶寶在食用中中毒。

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番茄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分別焯透(番茄略燙即可),撈出淋幹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蔥末、鹽、番茄、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綠豆南瓜湯

原料: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清水洗淨,趁水氣未幹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醃制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綠豆甘涼,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氣。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將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置於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後,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痢疾等症。

注意:喝此粥時,忌食一切溫燥、麻辣、厚膩之物。

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尤其對寶寶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健身益體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

小暑節氣寶寶的膳食調理

盛夏陽熱下降,絪蘊薰蒸,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炒綠豆芽

原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淨水淋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療瘡瘍。適用于火氣過旺的寶寶。

素炒豆皮

原料: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淨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的寶寶食用。

素燴麵筋

原料:水麵筋500克,蔥、薑、食鹽、澱粉、植物油、味精個適量。

做法:水麵筋切薄片,蔥、薑洗淨切絲備用。油鍋燒熱,將水麵筋入鍋,煸炒至焦黃,加蔥、薑煸炒數分鐘,兌水一碗,加食鹽,待麵筋熟透後,放入味精,再用澱粉勾芡,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解熱、除煩、止渴。

蠶豆燉牛肉

原料: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後改文火,放鹽煨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大暑節氣的寶寶膳食調理

清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花椒各適量。

做法: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內,撒上少許鹽,再投如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內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將炒鍋置於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內,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乾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注意:豆角中含有毒蛋白,加熱後毒性可大為減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寶寶在食用中中毒。

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番茄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番茄、木耳分別焯透(番茄略燙即可),撈出淋幹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蔥末、鹽、番茄、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綠豆南瓜湯

原料: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清水洗淨,趁水氣未幹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醃制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綠豆甘涼,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氣。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將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置於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後,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痢疾等症。

注意:喝此粥時,忌食一切溫燥、麻辣、厚膩之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