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夏天打疫苗應該注意啥

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 很多爸媽都按醫院的引導和指示給寶寶接種疫苗。 可是, 爸媽知道夏天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嗎?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般來說, 寶寶體質不如成人強, 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 很多爸媽都選擇給寶寶打疫苗。 給寶寶打疫苗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能力, 從而有效地預防某類疾病。 那麼, 現在夏天給寶寶打疫苗時應注意些什麼事呢?小編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分清BB不能接種的疫苗 避免不良反應

在醫院裡面, 有兩種媽媽, 一種對自己寶寶的身體狀況一知半解,

Advertisiment
也不知道寶寶不能接種哪一種疫苗, 面對著接種人員的講解一頭霧水;而另一種一來醫院便跟接種人員說明自己寶寶的狀況, 對過去接種疫苗的情況也能描述清楚。 你是哪一種媽媽呢?

寶寶可以打的疫苗是有很多種的, 但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寶寶去接種, 這要視乎每一個寶寶的個人體質, 當寶寶接種了不適合自己體質的疫苗, 這就存在著風險, 輕者可以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 嚴重的話可能會危及寶寶的生命安全。

爸媽給寶寶接種疫苗時, 要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狀況, 若是早產兒或營養不良, 先不要讓寶寶打疫苗, 若然患有發熱、腹瀉、嘔吐或其它特殊疾病, 也是不適宜接種的, 應該與醫生商量後定時間注射。

Advertisiment

想要避免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 爸媽首先要知道寶寶不能接種的疫苗與適宜接種的疫苗, 分清楚兩者後才帶寶寶去接種, 這樣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二、注意室內外溫差 避免著涼

寶寶接種疫苗時是在室內, 當接種完了後走到室外, 爸媽要注意給寶寶增減衣服, 注意溫度的變化, 避免著涼。

接種疫苗前和接種疫苗期間, 爸媽儘量保證寶寶沒有患急性疾病, 如發熱、腹瀉、嘔吐等, 更沒有患嚴重疾病如肝炎、結核、心臟病等, 因為不知道疫苗會不會跟這些病毒產生反應, 後果也許會很嚴重。 所以, 給寶寶接種疫苗前和接種後一段時間, 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處處小心, 多留個心眼, 必要時候要諮詢醫生。

Advertisiment

TIPS:夏天開空調後, 室內室外的溫差很大, 稍不留意寶寶就可能生病了。 所以爸媽為了寶寶的健康, 要儘量保持室內通風, 空調溫度不要調得太低以致於室內外溫差很大, 讓寶寶著涼。

三、接種疫苗後別急著回家

給寶寶接種疫苗以後不要急著回家, 要休息30分鐘左右才能離開, 倘若寶寶出現高熱或其他不良的反應, 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在寶寶接種疫苗後, 爸爸媽媽們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 不要讓他劇烈運動, 如果寶寶有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的現象, 這是正常的, 通常情況下兩天就會自動消失。 寶寶的體溫一般在37-38攝氏度, 伴有噁心、嘔吐、腹痛、全身乏力、周身不適等, 多在接種後1-2日出現, 持續1-2天可自行消退。 如體溫超過38.5攝氏度,

Advertisiment
可給予退熱劑, 如出現高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此外, 如果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的數分鐘內出現暈厥、心慌、面色蒼白、手足發麻、全身出汗等, 應立即讓寶寶平臥休息, 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搶救治療。 此反應的發生與寶寶體質有關, 只有極個別寶寶會發生。

四、接種疫苗後當天不要洗澡

寶寶接種疫苗當天, 爸爸媽媽有沒有給寶寶洗澡呢?愛衛生是正確的, 但是, 有時候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哦。 小編提醒你, 在接種疫苗後當天, 不要給寶寶洗澡。

1、易感冒, 降低免疫力。 因為疫苗本身就是病毒或病毒致病病原部分。 雖然滅活, 但人體任然會起免疫反應, 此時洗澡容易感冒, 從而降低免疫力, 不利於寶寶健康。

2、接種傷口易紅腫。

Advertisiment
不要給寶寶洗澡是因為接種疫苗後接種部位會有個微創口, 如果接觸到不乾淨的水可能造成接種部位紅腫, 而任何疫苗接種後都可能引起接種部位的紅腫硬結, 一旦出現紅腫反應, 不好區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而且也怕洗澡時接種部分被水弄破, 造成損傷。

3、加重接種反應。 預防接種後4-6小時有的寶寶會出現哭鬧, 煩躁不安, 發熱等全身症狀, 而給寶寶洗澡, 水溫不當或者寶寶著涼了也會出現這些症狀, 也可能會加重接種反應。

TIPS:不給寶寶洗澡的話,也可以用溫濕的純棉毛巾擦擦, 清潔效果也不錯。 不過24小時之後洗澡還是沒問題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