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吐奶有異常應就醫

餵養方式不當可致嘔奶

生理性原因和新生兒胃的特點有密切關係。 成人的胃是垂直的, 但小嬰兒的胃是平直的, 食管與胃相連的賁門括約肌收縮的能力較差, 胃底部發育較差, 因此攝入乳汁後容易使胃擴張, 吸吮時常吸入空氣。 而當寶寶哭鬧或吸氣時賁門呈開放狀態而幽門括約肌又較發達, 從而導致哺乳後容易發生溢奶或嘔吐。

另外, 很多寶寶在餵奶後有1~2口乳汁反流入口腔及口角邊, 或因改變體位而溢奶, 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無須特殊處理, 通常在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慢慢消失。

Advertisiment
如果是一些疾病因素引起的吐奶, 則不會自行消失, 隨著時間延長, 嘔吐會越來越嚴重, 導致營養不良等其他症狀, 這種情況下, 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 必要時手術治療。

有些家長總擔心自己的寶寶吃得不飽, 不夠營養, 所以每次餵奶都把寶寶喂得飽飽的。 對此, 朱小春表示, 這就是餵養方式不當而導致的嘔奶。 正常新生兒胃容量為35~50毫升, 如果餵養的次數過頻, 每次的餵奶量過多, 奶的濃度、溫度不適宜等, 都可能會使寶寶的胃處於飽脹狀態而導致嘔奶。 所以寶寶應該按需哺乳, 根據日齡、月齡的不同而調整奶量。 另外, 奶嘴大小不適宜、平躺著餵奶、餵養後過早翻動小兒等不良的餵養方式也是導致寶寶嘔奶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嘔吐頻繁量多或患病

寶寶嘔吐如果處理不當, 也可能釀成大錯。 長期頻繁的嘔吐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營養攝入。 而嘔吐時, 奶汁反流, 也有可能會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至於疾病因素引起的嘔吐, 如果不能及時找出原因, 則會耽誤治療, 嚴重者危及生命。 朱小春提醒, 家長平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要有良好的餵養方式, 按需哺乳。 儘量避免在寶寶哭鬧時給他餵奶, 在餵奶時, 最好採用斜坡式臥位(即頭高腳低的姿勢), 在給寶寶喂完奶後, 不要馬上平 臥, 而是要把寶寶豎著抱起來, 輕輕拍拍後背, 讓寶寶排了氣後再放下來。 同時注意右側臥位, 頭高腳低, 以利於胃排空, 減少嘔吐的發生。

2.寶寶嘔奶時, 家長要注意寶寶的嘔吐時間、方式、次數、嘔吐物的性狀、量、氣味,

Advertisiment
以及與進食的關係, 精神狀態、食欲、大小便情況及嘔吐時的伴隨症狀, 並將這些資料及時向醫生說明。 一般來說, 嘔吐次數少, 量不多, 孩子精神狀態可以, 體重增長正常, 則屬於生理性嘔吐。 但如果嘔吐頻繁, 量多, 體重不增, 尤其嘔 吐物有黃綠色, 基本上可以肯定有疾病因素, 此時必須到醫院接受專科醫生檢查, 明確病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