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鹽說明書 5點父母要注意

給寶寶最天然的滋味


寶寶的味蕾是需要培養的, 所以要給他嘗嘗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 進而喜歡吃蔬菜、水果、穀物等, 為其今後一生的口味形成和飲食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Advertisiment
對於調味品的味道, 還是不要急於品嘗。 鹽是絕大多數人最早接觸的調味品, 其實從生理需要的角度看, 寶寶用不著那麼早吃鹽。 過早吃鹽容易讓寶寶習慣鹹味, 對沒有鹹味的食物不感興趣, 形成挑食、偏食的毛病。

多鹽多危害

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 它能調節人體內電解質平衡。 但是, 過度吃鹽對健康不利, 尤其是嬰幼兒。

● 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未發育完全, 而食鹽是在腎臟代謝的, 吃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

● 吃鹽過多會引起血液滲透壓升高, 為了維持正常的滲透壓, 人體會進行自動調節, 擴充血容量, 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寶寶的心臟負擔。

● 鹽多還能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唾液分泌減少,

Advertisiment
並導致唾液裡所含的溶菌酶數量減少。 溶菌酶有抗菌、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 溶菌酶減少會削弱寶寶的抗病能力。

● 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 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造成菌群失調, 導致疾病。

● 寶寶的味蕾感覺很敏銳, 如果食物太咸, 寶寶會養成愛吃鹹味的習慣, 而且不容易糾正, 使味覺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口重的習慣可能伴隨寶寶一生, 讓他長大後成為高血壓族的一員。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鹽?

Advertisiment

1 歲以內的寶寶:食物中不用額外加鹽, 因為天然食物中存在的鹽完全能滿足寶寶身體的需要。

1 ~ 3 歲的寶寶:食物中可以放少量的鹽, 但每天不應超過2 克。

警惕這些“鹽”

醬菜類:榨菜、鹹菜、腐乳、黃醬、甜麵醬、辣醬、豆瓣醬等都含有很多食鹽成分。

加工肉製品類:香腸、火腿、熏肉、臘肉等, 在加工過程中都要添加很多食鹽。

零食類:話梅、肉乾、海苔、薯片、膨化食品是很多寶寶的最愛, 但是其中食鹽的含量很高。

調味品類:雞精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二鈉,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Advertisiment
這兩種物質都屬於鈉鹽, 攝入過多會造成和吃鹽過多同樣的危害。 醬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也就是食鹽。 此外, 湯料、沙拉醬、咖喱鹵等也添加了不少食鹽。

速食類:漢堡、比薩、炸雞、炸薯條等都是按成人的口味調節鹹度的, 食鹽含量超過了寶寶的需要量。

其他:乳酪尤其是再制乳酪, 含有一定量的鹽。 蘇打餅乾除了因調味需要添加的食鹽外, 還含有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也是鈉鹽。

如何控制寶寶吃鹽

Advertisiment

不用成人的口味作尺規。 寶寶的食物要單獨做, 不要讓他過早地和家人吃相同的飯菜。 寶寶對食鹽的敏感度遠超成人, 不能用成人的標準衡量食物的味道, 否則對寶寶來說鹽就太多了。

少吃隱形的鹽。 前面提到的含鹽食品都要少給寶寶吃。 尤其需要媽媽注意的是那些寶寶愛吃的含鹽的零食, 薯片和膨化食品對寶寶的健康幾乎沒有什麼好處, 主要是靠食鹽和味精調味吸引寶寶, 多吃不但對健康不利, 而且會養成寶寶喜食高鹽食物的習慣。

巧妙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蝦皮比較鹹,可以壓碎放在寶寶的蛋羹、粥或湯裡代替食鹽,既增加了鹹鮮味,又不會吃鹽過量,這比在食物中加鹽、加味精健康得多。

內容來源:《我和寶貝》雜誌

欲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誌2012年10月刊。

巧妙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蝦皮比較鹹,可以壓碎放在寶寶的蛋羹、粥或湯裡代替食鹽,既增加了鹹鮮味,又不會吃鹽過量,這比在食物中加鹽、加味精健康得多。

內容來源:《我和寶貝》雜誌

欲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誌2012年10月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