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魚小常識,媽咪知多少?

魚兒渾身都是寶寶寶別只吃魚肉

魚鱗:可預防小兒佝僂病

其實, 魚鱗含有較多的卵鱗脂, 把脂肪球分解成乳狀液與水交溶, 有增強人腦記憶力, 緩延細胞衰老的作用。 魚鱗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 尤以鈣、磷含量高, 能預防小兒佝僂病。

魚眼:強化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據日本最新研究指出, 魚眼中含有豐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 這是一種難得的不飽和脂肪酸, 此物質最大的補益效用是能夠啟動人的腦部細胞, 強化人腦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魚頭:開發兒童智力

魚頭肉質細嫩,

Advertisiment
除了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1之外, 它還含有卵磷脂, 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魚頭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它對人腦的發育尤為重要, 可使大腦細胞異常活躍, 使推理、判斷力極大增強。

因此, 常吃魚頭不僅可以健腦, 而且還可延緩腦力衰退;魚鰓下邊的肉呈透明的膠狀, 裡面富含膠原蛋白, 能夠增強身體活力修補人體細胞組織。

魚皮:提高機體免疫力

中醫理論認為, 魚皮味甘咸性平, 具有滋補的功效。 魚皮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黏多糖和多種微量元素, 其中的膠原蛋白及黏多糖, 是女士養顏護膚美容保健佳品。 近年醫學研究發現, “魚皮”中的亮氨酸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有抗癌作用。

魚子:高蛋白食品的“軟黃金”

Advertisiment

魚子的營養豐富, 是魚體其他部分所不能代替的。 其水分含量為69%左右, 粗蛋白26%左右, 粗脂肪4%左右, 幹物質30%左右, 灰分1%左右。

大馬哈魚子比其魚肉更為珍貴, 7粒大馬哈魚子的大小相當於一個雞蛋。 大馬哈魚子含有極為豐富的磷酸鹽、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D等, 是十分珍貴的高蛋白食品, 素有“軟黃金”之稱。

寶寶不能吃哪些魚

大家都知道該給正在身體發育期的幼兒多吃魚, 但給孩子吃什麼魚, 卻應該講究講究。

近日, 一項以三個亞洲家庭為研究物件的研究報告顯示, 這三個家庭的小孩年齡為15個月至2歲之間, 他們每天都給孩子吃魚粥, 結果發現, 這些孩子體內汞水準高出正常水準的5倍。

據《澳大利亞醫學雜誌》報導, 小孩吃魚既要注意合適種類又要注意適當的食量。

Advertisiment
即便相對較低的汞水準也會影響到小兒的正常發育。

所以, 靚媽應該警惕7種魚――鯊魚、箭魚、旗魚、槍魚、羅非魚、方頭魚以及鯰魚。 這些魚除了體型相對較大以外, 它們還是生命週期更長的食肉魚, 其體內汞含量比其他魚偏高。

避免給寶寶吃大型掠食性魚類包括鯊魚、旗魚、金鯖魚、方頭魚等, 就是因為它們汞含量較高。

給寶寶正確吃魚的方法

1、巧用魚湯煨面

魚湯煨面, 對於七八個月以後的寶寶, 這是最佳食品之一。

2、魚湯妙用多多

除了煨面, 媽媽還可以直接給寶寶喝魚湯, 或用魚湯拌米粉、魚湯拌土豆泥、魚湯拌蔬菜泥等喂寶寶。

魚湯鮮美, 能激發寶寶的食欲, 讓寶寶愉快地接受輔食, 漸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Advertisiment
魚湯中還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等可溶性營養物質。

3、烹製少刺鮮魚

魚湯雖然鮮美, 只給寶寶喝魚湯, 還是不夠, 因為大部分營養在魚肉裡。 要給寶寶烹製美味的魚肉, 應該懂得挑選肉多刺少的魚。 比如:黑魚、鱸魚、鱔魚、草魚、帶魚、青魚等。

只是, 比較紅燒、醋溜之類, 清蒸魚對寶寶更加合適。 魚的口味要淡, 過多鹽分會讓寶寶的腎臟不堪重負。

4、自己動手做魚泥

市售瓶裝魚泥含有添加劑, 對寶寶的健康有影響。 媽媽完全可以按照瓶裝魚泥的配方, 自己做新鮮魚泥給寶寶吃。

選用刺少的魚, 去頭去尾取中段, 去皮和中央骨, 用斬砸的刀法把魚肉剁得極細, 用手攤開看不到顆粒, 似泥一樣, 這就是魚泥(也叫魚茸)。

然後, 你可以按照購買的瓶裝魚泥的配方進行燉、炒、煮。

Advertisiment
也可添加各種蔬菜泥烹飪, 配製更多口味的魚泥給寶寶吃。

5、少給寶寶吃魚

魚鬆營養價值高, 食用方便, 而且很安全, 不用擔心魚刺問題。 您也許會認為這是寶寶最好的吃魚方式。 有些爸爸媽媽讓寶寶大量食用魚鬆, 然而, 有研究表明, 魚鬆中氟化物含量比較高, 寶寶食用後, 對氟化物的吸收率也高。

假如爸爸媽媽每天給寶寶吃10-12克魚鬆, 寶寶將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 再加上每天從水和其它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 攝入量很容易超過安全值。 氟化物在體內蓄積, 容易導致寶寶食物性氟化物中毒。

所以, 魚鬆可以吃, 但是不能當作營養補充品長期食用, 更不能成為寶寶攝取魚肉的唯一來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