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退燒藥後體溫低怎麼辦

寶寶發燒之後, 很多媽媽們都會給寶寶吃退燒藥, 部分寶寶吃退燒後會出現體溫過低的現象, 那麼寶寶吃退燒藥後體溫低怎麼回事呢?

吃退燒藥體溫低的原因

孩子發高燒, 在退熱治療過程中, 很容易出現退熱後體溫過低的情況。 發生此種情況的原因, 一是由於退熱藥劑量偏大, 或聯用多種退熱藥物, 使體溫下降過快, 由於在體溫下降過程中, 伴有大量出汗, 帶走體內熱量, 從而會引起體溫過低, 有的甚至會出現虛脫現象。

吃退燒藥後體溫低怎麼辦

適當保暖

停用退熱的藥物, 注意給孩子保暖,

Advertisiment
特別是手腳等末稍部位, 可調高室內溫度, 不宜低於28℃, 給寶寶穿上襪子, 蓋上薄毯子, 必要時可放置暖袋等。

及時補水

寶寶吃退燒藥後體溫過低, 可能與大量出汗, 帶走體內熱量有關, 要注意補水, 可以給孩子多飲溫水或溫果汁, 補充出汗失去的水分, 避免進食生冷食物或飲料。

做好護理

寶寶吃退燒藥後, 晚上睡覺時愛出汗, 注意在孩子開始入睡時, 不要把被子蓋得過多, 待熟睡後完全處於穩定狀態, 再將被子蓋好。 另外, 測體溫時, 要把腋下的汗擦乾, 以免體溫結果不准。

不必擔心, 經過上述處置與護理, 等一段時間, 體溫會逐漸恢復正常的。

及時就醫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 寶寶的體溫還是過低, 甚至低於35℃, 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Advertisiment
查明體溫過低的原因, 並採取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

注意事項:發燒不是一種病, 而是一種疾病症狀, 吃退燒藥是為了降低升高的體溫, 避免體溫過高對身體造成傷害, 而不能治病。 因此, 給寶寶退燒的同時, 應找到寶寶發燒的原因, 對症治療。

寶寶吃退燒藥的5原則

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藥

一般腋下溫度超過37.2°C定義為發燒。 對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 輕度發燒本身並不危險。 腋下溫度38.5°C以下的患者, 如果精神狀態尚好, 學習、工作未受影響, 沒必要用藥。 此時, 可用物理降溫方法, 包括洗溫水澡或用溫水浸過濕熱的毛巾擦拭身體。

普通發熱建議只用1種藥

安全性高的退燒藥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Advertisiment
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必理通等)是退燒藥首選, 適用於3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合理使用安全性高, 但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臟損害。 布洛芬(如美林、芬必得等)退燒作用較強, 會導致大量出汗, 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者, 腎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不要急著加藥或者換藥

當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燒藥就能緩解時, 最好只用1種藥。 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 就會使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 同時, 一旦出現藥品不良反應, 很難鑒別是哪種藥物導致的, 會增大治療的難度。 退燒藥起效的時間因人而異, 一般0.5~2小時內見效。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服布洛芬後開始出汗, 服對乙醯氨基酚後哭鬧減輕(可能是頭痛等症狀減輕), 證明藥開始起效了,

Advertisiment
不要急著加藥或者換藥。

注意間隔時間

高燒不退交替使用退燒藥時, 注意間隔時間。 如果正確用藥仍然持續高燒不退時, 可以考慮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 例如對乙醯氨基酚用了2小時後燒沒退下來, 但其最小用藥間隔是4小時, 這時, 不能再用對乙醯氨基酚, 只能將另一種退燒藥布洛芬與其交替用。 服兩種藥的最小間隔時間是2小時。 因為通常一種退燒藥吃進去後, 大約需要2小時才能達到有效治療效果, 如果2小時後體溫仍然維持在38.5°C以上, 可以理解為某一種藥不能有效退燒, 這時才需要和另一種藥交替使用。 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時, 每天分別最多用4次。

多喝水

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 這樣能加快排泄, 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

Advertisiment
用藥同時也可配合物理降溫,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