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草莓,先把好“入口”關

春暖花開, 很多人喜歡帶著寶寶踏青出行, 親近大自然。 王女士就是踏青大軍中的一員, 近日, 王女士和老公帶著1歲半的兒子前往近郊的草莓種植基地採摘草莓。 結果回家之後, 寶寶開始出現受涼、腹瀉等症狀, 經診斷, 是由於採摘草莓過程中現摘現吃的草莓上含有殘留農藥造成的。

寶寶吃草莓一定要洗乾淨

對於大多數水果來講, 即使標注了“綠色水果”、“有機水果”, 在生長過程中也是肯定要使用肥料的, 所不同的是它們使用一些有機肥而不是化肥來增加產量, 所以在大棚中看到粒大色鮮的草莓,

Advertisiment
摘下來後一定要洗乾淨再給寶寶吃。

草莓是低矮的草本植物, 高10-40釐米, 雖然是在地膜中培育生長, 但在生長過程中還是容易受到泥土、細菌、農藥、化肥的污染, 所以草莓入口前一定要把好“清洗關”。

“我們就是在大棚中看到草莓好新鮮, 長的個頭大、水分又足, 就沒有注意那麼多, 摘下來後拿手一搓就給孩子吃了, 我們大人也吃了不少, 但是大人沒事, 寶寶回去後就拉肚子了。 ”王女士回憶說。

這是因為大人和孩子體質本就不同, 寶寶的腸胃吸收功能較強, 也非常敏感, 再加上抵抗力不如成年人, 所以細菌入口後容易造成腹瀉。 因此, 要把草莓洗乾淨, 最好用自來水不斷沖洗, 流動的水可避免細菌、農藥之類的東西滲入果實中。

Advertisiment
洗乾淨的草莓也不要馬上吃, 最好再用淡鹽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鐘。 洗草莓時, 注意千萬不要把草莓蒂摘掉, 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 殘留的細菌、農藥會隨水進入果實內部, 造成更嚴重的污染, 另外, 也不要用洗滌靈等清潔劑浸泡草莓, 這些物質很難清洗乾淨, 容易殘留在果實中, 造成二次污染。

寶寶吃草莓有哪些好處?

1.草莓營養配比合理, 對寶寶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 草莓營養豐富, 富含多種有效成分。 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檸檬酸、蘋果酸、果膠等營養物質。 此外, 草莓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以及鈣、磷、鐵、鉀、鋅、鉻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部分微量元素。 其中, 草莓的磷含量是蘋果的5倍, 鈣的含量是鴨梨、蘋果的3~5倍:而且,

Advertisiment
草莓還是人體必需的纖維素和黃酮類等成分的重要來源。 常吃草莓對人體骨骼、皮膚和神經系統的生長均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

2.常吃草莓能使腦細胞結構堅固, 對腦和智力的發育很有幫助, 每百克草莓含維生素c50~100毫克, 比蘋果、葡萄高10倍以上。 科學研究現已證實, 維生素C能消除細胞間的鬆弛與緊張狀態, 使腦細胞結構堅固, 對孩子的腦和智力發育有重要幫助。

3.常吃草莓明目養肝。 草莓中還富含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又名維生素A, 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體內轉變為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A, 有助於補肝明目, 緩解孩子眼睛疲勞。

4.草莓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 草莓含有多種有機酸、果酸和果膠類物質,

Advertisiment
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促進食欲, 幫助消化, 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 排除多餘的膽固醇和有害的重金屬, 幫助人體排毒, 提高免疫力。

寶寶吃草莓有哪些禁忌?

到了市面上的草莓上市, 那酸甜的味道, 沁人心脾的清香, 讓人食指大動。 草莓營養價值高, 又是開胃的水果, 不過對於寶寶來說, 草莓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原, 因此給寶寶吃用草莓時, 媽媽應該留心。

1.草莓雖然好吃又健康, 是很好的開胃水果, 但是其性涼, 吃的時候也要控制食用量。 特別是在早春, 一次不能吃太多, 尤其是寶寶這些腸胃功能還沒完善的, 吃草莓更要控制量。 一般來說, 每次食用10~15顆即可。 另外, 草莓保鮮期較短, 建議不要一次購買過多。

Advertisiment

2.過敏的寶寶應該避免吃紅色草莓。 瑞典研究人員最新研究顯示, 容易過敏的人應該避免吃紅色草莓。 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那種被認為可導致食用草莓過敏且與草莓表皮的紅顏色有一定聯繫的蛋白質(該蛋白質是由草莓基因所決定的蛋白質中的一種, 它被認為與已知的存在於樺樹花粉中的過敏原相類似), 發現該蛋白質在一定程度上與草莓表皮的紅顏色有關, 而且身體容易過敏的人在與草莓接觸時, 其口腔和咽喉會感到因此, 家長們要在確定孩子沒過敏史的情況下才讓孩子吃紅色草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