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水果 4大學問九成媽不懂

學問一:掌握食用時間

水果中有不少單糖物質, 極易被小腸吸收, 但若是堵在胃中, 就很容易形成脹氣, 以至引起便秘。 所以, 在飽餐之後不要馬上給寶寶食用水果。 而且, 也不主張在餐前給寶寶吃, 因寶寶的胃容量還比較小, 如果在餐前食用, 就會佔據一定的空間, 由此, 影響正餐的營養素的攝入。 另外, 寶寶吃柑橘前後的1小時不宜喝牛奶, 不然的話, 柑橘中的果酸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相遇後, 即刻發生凝固, 影響柑橘中的營養素吸收。

Advertisiment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

最佳的做法是, 把食用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 或是午睡醒來後, 這樣, 可讓寶寶把水果當作點心吃。 每次給寶寶的適宜水果量為50-100克, 還可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及消化能力, 把水果製成適合寶寶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 如1-3個月的小嬰兒, 最好喝果汁, 4-9個月寶寶則可吃果泥。

學問二:要與體質相宜

Advertisiment

給寶寶選用水果時, 要注意與體質、身體狀況相宜。 舌苔厚、便秘、體質偏熱的寶寶, 最好給吃寒涼性水果, 如梨、西瓜、香蕉、獼猴桃、芒果等, 它們可敗火;而荔枝、柑橘吃多了卻可引起上火, 因此不宜給體熱的寶寶多吃。 消化不良的寶寶應給吃熟蘋果泥, 而食用配方奶便秘的寶寶則適宜吃生蘋果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