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怎么辦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 皮膚的顏色紅潤, 但喂母乳后不久, 就發現皮膚變黃, 而且久久不退。 但寶寶能吃能睡, 精神很好。 經化驗, 膽紅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 寶寶的肝臟和脾臟也不大, 無貧血, 白細胞數不高, 肝功能正常。 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為1-2%, 甚至更高。 為什么有些寶寶用母乳喂養后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 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 專家認為, 母乳性黃疸是由于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 活性特別高, 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復吸收,

Advertisiment
于是, 寶寶便出現了黃疸并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發型及遲發型兩種類型。 早發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 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現, 并于第4-6天最明顯, 然后在兩周內消退。 然而, 從臨床實踐來看, 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 遲發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 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后發生, 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后加重, 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后7-14天出現。

無論是早發型或遲發型母乳性黃疸, 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 黃疸就減退;若再開始母乳喂養, 黃疸又會重新出現。 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長, 有的可長達1-2個月, 但通過化驗可與肝炎區別開。
Advertisiment


出現母乳性黃疸后是否應停止喂養母乳呢?一般來說不必, 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 通常不會出現較重癥狀, 也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 如果經化驗確診為母乳性黃疸, 就不必緊張地帶著寶寶多次去醫院求治, 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吃藥。 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 重時應該停用母乳, 改用其他配方奶。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品, 為使寶寶得到必需的營養, 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養的方法。 暫停期間, 可以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 以保證乳汁持續分泌, 等寶寶黃疸減輕或消退后, 再繼續母乳喂養。 此后, 即使有輕度黃疸, 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來說, 隨著月齡的增長, 黃疸可逐漸消退, 對寶寶生長發育并無多大影響,
Advertisiment
不必過于擔心。 如果停用母乳后黃疸沒減輕, 或反而加重, 應該再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