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寶寶入園後如何獨立

寶寶入園以後, 除了孩子情緒上的交流之外, 可能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能力, 比如說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 不會自己上廁所, 或者不愛睡午覺這些情況比較擔心。 一般像這種情況, 您會給什麼樣的建議?

不用說兩歲兩歲半, 即便三四歲的寶寶, 也大多不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進餐、入廁, 這一點幼稚園老師是完全認識到的。

寶寶進餐老師是有準備的, 他會儘量鼓勵孩子自己吃, 或者試著讓孩子先自己吃一些, 然後老師再坐下來喂他。 如果一個孩子不動, 就依賴大人喂, 這樣的情況要跟老師說。

Advertisiment
在家裡不要讓孩子形成過度依賴, 要鼓勵孩子自己吃飯。 如果說家長早一些培養孩子好的進餐習慣, 對孩子入園非常有利。

通常幼稚園的老師都會喂寶寶吃一點,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家裡一頓飯吃好長時間, 幼稚園不允許, 但是你要相信這一點, 在家裡和幼稚園是不同的。 在家裡他是一個人吃飯什麼都由著他, 到幼稚園, 一桌好幾個孩子在一起吃飯, 這給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氛圍, 還有老師想辦法哄他, 吸引他的注意力, 讓他吃。 在這種環境下, 孩子們也會意識到這裡跟家庭是不同的, 所以他會張口, 很多在家裡不吃的東西在幼稚園都吃了, 吃的慢也相對快了。 別看孩子小, 他也會分辨幼稚園和家庭是不一樣的。

Advertisiment

舉個例子, 我鄰居的一個孩子, 在家裡大人苦於他不吃, 千方百計, 甚至追著喂, 而到了幼稚園之後, 媽媽說孩子就比較乖了。 四個小朋友坐在一起, 三個小朋友吃的很好, 他不怎麼吃, 剩了很多飯, 其中一個小朋友說“老師, 他不吃菜”, 孩子能聽懂這是講他的缺點。 於是他就吃了, 雖然他不愛吃, 吃的不那麼多, 但這就是進步。 很多家長基於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有很多擔心, 請放心, 到幼稚園之後情形會發生改變。

入園前主要是培養一些好的習慣。 有很多家庭可能會讓孩子手裡拿點東西, 主要是為了集中他的注意力;或者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看DVD, 這個時候孩子都比較能夠集中注意力, 好喂他。 如果孩子有吃飯愛跑這方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可以先採取這個策略, 然後慢慢過渡, 把他的專注力引導到好吃的飯菜上。 飯菜還要變變花樣, 今天孩子覺得好吃, 吃得很好, 也許明天會不喜歡吃。 有的孩子食欲非常好, 不用擔心, 但是有的孩子需要比較費心, 家長要考慮在吃的方面常換花樣。

大小便也是家長擔心的問題。 通常到兩歲半的時候, 孩子能夠清楚的說自己要尿尿, 要便便, 個別的孩子會拉出來以後再說。 請不要特別嚴厲地對孩子, 要跟他說:“以後要拉臭, 叫媽媽, 然後我們去拉臭。 ”同樣在家裡可以及早地培養孩子到指定地點入廁。 在幼稚園, 大多孩子都能夠告知老師要尿尿或拉臭, 不會特別的尿褲, 但是少數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 特別是2歲半左右的孩子他在家剛學會控制,

Advertisiment
到幼稚園, 又不會了。 孩子大小便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例如10、11月份天氣開始變冷, 孩子的控制能力會比夏天差, 或者因為孩子到了新環境裡有焦慮, 或是在幼稚園玩忘了, 於是又發生了又尿褲了的情況。 我曾經遇到過家長問:“我們孩子在家不尿褲, 怎麼在幼稚園一天尿兩條褲子?”家長要理解孩子在發展過程中, 可能會有一個在新環境裡出現的一種退步。 要幫助他, 知道入廁或告訴老師, 一般來說沒有問題。 至於這麼小的孩子, 他是不是能夠擦屁股老師從來不要求, 他會來幫助孩子清潔。 至於尿褲子拉褲子, 有很多好的幼稚園老師也會給孩子洗一下, 換一下。

孩子就是自然的成長,

Advertisiment
相應的培養他更衛生的, 更良好的習慣。 這麼大的孩子關鍵他沒有這樣一個能力, 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四歲半、中班的時候會擦屁股, 但是可能擦不乾淨, 我們就要求老師還要幫孩子檢查是否擦乾淨了。 有些孩子到大班的時候有這個能力, 就能夠獨立自我服務了。 重要在意識, 他的習慣, 而不是真正要求他做到這些。 他不具備獨立的能力, 我們逐漸來培養他獨立的意識以及獨立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