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便秘怎麼辦 3個錯誤做法要避免

便秘, 是指大便乾燥, 排出困難。 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多, 一般而言, 便秘主要與餵養方式、飲食品質和數量、排便習慣、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壓力、腸道平滑肌的發育和推動力有關。

人工餵養兒較母乳餵養容易便秘, 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鈣和酪蛋白, 而糖和澱粉含量相對減少, 食入後容易引起便秘;如進食少, 食物中含蛋白質過多, 含糖太少, 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 水分被腸道吸收而使大便乾燥;生活沒有規律, 對嬰兒沒有訓練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也易引起便秘;有些慢性病症如佝僂病、皮肌炎等導致營養不良也容易引起便秘。

Advertisiment
年輕的父母必須對此多加注意, 及早預防。

寶寶便秘後, 往往數天不解大便, 有時大便中夾有血絲及粘液(這是由於乾燥的糞便擦傷腸粘膜所致), 排便時肛門疼痛, 甚至可導致外痔及直腸脫垂, 多日未排便的寶寶, 由於糞便中毒素的影響, 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的狀況。

排便困難的寶寶排便時會因肛門疼痛而哭鬧不安, 多日便秘的寶寶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腹脹等症。

治療寶寶便秘 避免3大錯誤做法

寶寶便秘, 家長因為愛莫能助, 通常都會很著急情急之下, 很多家長會採用一些錯誤的方法來説明寶寶。

1、用肥皂

寶寶便秘時, 很多媽媽會用一種“土方子”來幫寶寶通便,

Advertisiment
那就是用肥皂。 但是, 這種方法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影響的。 因為肥皂中含有甘油、堿、芳香劑和漂白劑等, 這些化工用品對寶寶健康有一定危害, 而且這些成分也不利於寶寶肛門皮膚的保護。 此外, 經常用肥皂通便, 會讓寶寶腸壁神經應激性降低, 寶寶自身對排便就不那麼敏感了。

2、用手摳

很多媽媽都很“偉大”, 當寶寶便秘時, 見到寶寶很痛苦, 就直接用手摳。 譚小華說, 直接用手給寶寶摳大便不可取。 一方面容易損傷寶寶的直腸黏膜, 可能引起出血, 另一方面用手摳是從外力解決問題, 其實對寶寶從根本上解決便秘作用不大。

3、用藥物

有些媽媽會用開塞露或瀉藥幫寶寶通便, 有的甚至還通過灌腸來幫助寶寶這是最不好的做法。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大人的腸道耐受力比較強, 用藥物通便還可以。 但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 服用這類藥物非常容易腹瀉。 這種藥物也容易造成寶寶本身腸道排便能力的減弱, 最終寶寶還是沒有學會自主排便。

寶寶便秘怎麼辦

1、4個月以上的寶寶, 可喝些果汁或菜汁。 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 柳丁、蘋果、西瓜榨汁喝。 寶寶太小, 應先喝1-2勺, 如沒有異常, 再逐漸加量。

2、寶寶滿5個月, 就應增加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 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 可以促進腸蠕動, 達到通便的目的。 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 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Advertisiment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 一般來說, 寶寶3個月左右, 媽媽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每天早晨餵奶後, 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 並發出嗯嗯聲, 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4、做做寶寶操。 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 導致排便不暢。 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寶寶體操。 對於大些的寶寶, 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 或給寶寶一個球, 和他一起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