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有哪些

在給寶寶生病後, 給寶寶治病的時候, 我們都知道抗生素是經常用到的藥品。 而我們並不希望讓寶寶使用抗生素, 但如果是寶寶的病情需要, 仍然要遵循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法。 那麼寶寶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有哪些?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一、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種能夠對抗細菌、真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的化學物質, 包含十大種類。 目前兒童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為青黴素類抗生素、頭孢類抗生素和大環內脂類抗生素, 其中大環內脂類抗生素又包括紅黴素、白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等。

Advertisiment

二、抗生素使用原則

抗生素是專門針對細菌感染的, 病毒感染不能使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性☆禁☆感染無效。 如果有條件, 最好根據細菌培養來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 不是越高級的抗生素越好, 而是最適合的最好。 因為畢竟抗生素也可能會對身體器官有所損害。

寶寶有不明原因發熱時, 你不要急著給寶寶使用抗生素來抑制病情, 否則可能會使細菌培養失敗, 掩蓋病情, 甚至延誤病情。 當然在寶寶發熱且病情危重, 而且有明顯的症狀表明他是細菌感染時, 可考慮選擇抗生素, 所以你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的順序通常是, 先選擇口服的方式, 等確實病情嚴重並且有必要時,

Advertisiment
再選擇輸液的方式。

如果寶寶的病情確實需要使用某種抗生素, 你要保證按照醫生的指導給寶寶足量和足療程使用抗生素, 同時不要過於頻繁地更換抗生素, 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抗生素發揮作用。 一般在使用三天以後, 如果寶寶還沒有明顯好轉或病情加重時, 你可以諮詢醫生是否需要給寶寶換用另外一種抗生素。 即使寶寶的病情很快好轉了, 你也要記得按照醫生的指導給寶寶使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通常為5~7天), 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病情反復, 並降低產生耐藥性的風險。

三、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1、防止過敏

雖然青黴素抗生素和孢抗生素的副作用相對較小, 但是也會出現過敏反應如休克、皮疹、神經性水腫等。

Advertisiment
所以如果寶寶需要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 一定要先做皮試。 如果是口服, 要注意時間間隔, 一般為6~8小時口服一次。 如果是肌肉注射或輸液, 就算皮試陰性, 你也要注意觀察, 看寶寶在抗生素使用過程中是否有過敏反應出現。

2、防止胃腸道刺激

如果醫生給寶寶開的是大環內脂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阿奇黴素等, 你要知道這些抗生素類藥物有胃腸道副作用, 最好讓寶寶在飯後服用, 以便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如寶寶需要輸液, 也儘量不要在空腹時進行。

3、不要用奶瓶喂

如果寶寶是口服抗生素, 最好用勺直接喂, 不要用奶瓶。 因為奶瓶和奶嘴容易沾掉一部分藥物, 從而影響寶寶吃到的總藥量。 另外, 也不要把抗生素類藥物放在奶裡一起喂給寶寶,

Advertisiment
因為藥物可能和奶起化學變化, 影響藥物吸收。

寶寶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後如出現皮疹、噁心嘔吐等症狀, 你要立即給他停藥, 並馬上帶寶寶去看醫生。 同時, 記住這些引起寶寶過敏的藥物名稱, 下次用藥時要提前告訴醫生。

知道了寶寶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有哪些, 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 我們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要注意參考以上的抗生素使用原則和使用方法, 盡最減少抗生素帶來的危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