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歲寶寶服用抗生素的危害_半歲寶寶服用抗生素

養生之道網導讀: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半歲寶寶服用抗生素有危害。 嬰兒在6個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 兒童期罹患哮喘危險會增加70%以上, 使用抗生素與兒童期哮喘存在密切關聯。 寶寶服用抗生素有危害有哪些呢?

Advertisiment

一、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以前被稱為抗菌素, 事實上它不僅能殺滅細菌而且對黴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氏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通常將抗菌素改稱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物質, 用於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還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

通俗地講, 抗生素就是用於治療各種非病毒感染的藥物。 但是在臨床使用中已經顯現了許多副作用。 抗生素殺菌作用主要有4種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與細胞膜相互作用、干擾蛋白質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轉錄和複製抑制。

Advertisiment

1、青黴素。 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 是指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 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 青黴素類抗生素是β-內醯胺類中一大類抗生素的總稱。

2、紅黴素、麥迪黴素、螺旋黴素、乙醯螺旋黴素、交沙黴素、柱晶白黴素等大環內酯的一類抗生素。

3、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及半合成衍生物甲烯土黴素、強力黴素、二甲胺基四環素等由放線菌產生的四環素類廣譜抗生素4、 鏈黴素, 是一種從鏈黴菌(灰色鏈絲菌)培養液中提取出來的抗生素。 鏈黴素的硫酸鹽是白色或微黃色的粉末或結晶,

Advertisiment
易溶于水, 比較穩定, 對某些桿菌, 特別是結核桿菌, 具有顯著的抑菌乃至殺菌作用。 鏈黴素主要用於治療結核病、鼠疫、百日咳、細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

5、氯黴素, 是從委內瑞拉鏈黴菌分離提取的廣譜抗生素。

二、半歲寶寶服用抗生素有危害

據國外媒體1月6日報導,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嬰兒在6個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 兒童期罹患哮喘危險會增加70%以上。

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發現, 如果嬰兒在生命頭幾個月就接受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 那麼日後罹患不可治癒型哮喘的危險會增加40%。 為了治療難治感染而接受第二個療程抗生素治療的嬰兒, 其哮喘危險會增加70%。

Advertisiment

科學家表示, 即便哮喘家族病等因素可以解釋一些孩子罹患哮喘的原因, 但是, 小兒使用抗生素與兒童期哮喘之間依然存在密切關聯。 兒童期, 男孩哮喘發病率比女孩更高, 但是青春期時, 女孩哮喘幾率比男孩高。 多項研究暗示, 小兒過早使用抗生素是導致哮喘的關鍵因素之一。

很多小兒因為胸腔感染而接受抗生素。 但是一些專家認為, 導致日後哮喘危險增加的正是小時候的胸部感染, 而非抗生素惹的禍。 另一些專家認為, 哮喘家族病史更可能是增加哮喘危險的病因。

耶魯大學科學家調查了1400名兒童, 目的是為了探明小兒使用抗生素是否會導致6歲前哮喘危險升高。 新研究特別關注6個月大之前因為非胸腔感染而使用過抗生素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研究還涵蓋一些無哮喘家族病史的孩子。

耶魯大學科學家發現, 半歲前使用抗生素會擾亂小傢伙腸道保護性微生物的平衡, 嬰兒腸道的這些微生物具有防病作用。 早期保護性微生物(特別是腸道中的微生物)對於兒童期成熟而平衡的免疫系統非常必要。 而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的使用, 會改變孩子腸道菌群, 進而導致免疫系統失衡, 抗過敏反應能力削弱。

專家表示, 新研究結果提醒廣大醫生, 嬰兒(特別是對於那些低危險患兒)應儘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三、抗生素服用誤區

誤區1:抗生素就是消炎藥

抗菌藥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藥物, 也稱為抗生素, 如各種青黴素、頭孢菌素等。由於很多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炎症症狀,因此有人將可治療細菌感染的抗菌藥稱為消炎藥。而實際上,消炎藥和抗菌藥是兩類藥。

誤區2:越“高級”越好

不少患者覺得抗生素越“高級”越好,其實是一種誤區。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所謂“高級”,一般是針對抗生素新舊和價格而言,並非指 對某種感染更有效。選用抗生素,需要因病、因人選擇,對症下藥。如老牌藥紅黴素,價格便宜,對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有較好療效,而相對較新、價格較高的三代頭孢菌素對這類病無效。盲目用“更高級”的抗生素,易引起耐藥,可能在今後出現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時無藥可用。

誤區3:吃抗生素預防感染

很多人腹瀉、手上出現小傷口時,會自行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實際上,抗生素預防感染只能在特定情況使用,有嚴格的適應症,如做結腸和直腸手術前可使 用等。若在沒有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動不動就使用抗生素來預防,反而會引起細菌耐藥和體內菌群紊亂,增大感染風險。此外,出現輕微感染如皮膚表面的小癤腫 等,只要身體健康,抵抗力正常,均能自行痊癒,也無需使用抗生素。

如各種青黴素、頭孢菌素等。由於很多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炎症症狀,因此有人將可治療細菌感染的抗菌藥稱為消炎藥。而實際上,消炎藥和抗菌藥是兩類藥。

誤區2:越“高級”越好

不少患者覺得抗生素越“高級”越好,其實是一種誤區。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所謂“高級”,一般是針對抗生素新舊和價格而言,並非指 對某種感染更有效。選用抗生素,需要因病、因人選擇,對症下藥。如老牌藥紅黴素,價格便宜,對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有較好療效,而相對較新、價格較高的三代頭孢菌素對這類病無效。盲目用“更高級”的抗生素,易引起耐藥,可能在今後出現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時無藥可用。

誤區3:吃抗生素預防感染

很多人腹瀉、手上出現小傷口時,會自行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實際上,抗生素預防感染只能在特定情況使用,有嚴格的適應症,如做結腸和直腸手術前可使 用等。若在沒有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動不動就使用抗生素來預防,反而會引起細菌耐藥和體內菌群紊亂,增大感染風險。此外,出現輕微感染如皮膚表面的小癤腫 等,只要身體健康,抵抗力正常,均能自行痊癒,也無需使用抗生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