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吃飯,爸媽要搞清“真相”

孩子在夏天不愛進食, 體重下降。 除了天氣及胃腸不適的原因, 精神因素所致的飲食不良也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兒童出現厭食, 精神科方面可能有什麼原因?

最常見的疾病是“神經性厭食”, 這是一種精神障礙, 主要起病於青少年時期(13-20歲), 少部分起病于兒童期(8-12歲)。

此病多見於女孩, 主要表現是強烈的怕胖, 故意減輕體重, 造成體重明顯下降, 導致明顯的營養不良等軀體問題, 影響學習、社交等, 病情嚴重者可衰竭而亡。

兒童發生神經性厭食的原因是什麼呢?

此病病因複雜, 並非某單一因素致病。

除了遺傳、發育等因素外,

Advertisiment
此病與心理、社會因素關係也很密切。 比如, 女性傾向于瘦文化的壓力下、追求苗條身材的社會現象、媒體的錯誤引導、美麗與成功的錯誤關係等。

如果面臨長期的競爭壓力又具備追求完美的性格特點, 那麼體重偏重的女孩患神經性厭食的風險就會升高很多。

臨床研究顯示, 神經性厭食患者在發病前, 經常存在明顯的心理應激, 如學習受挫、父母離異、受虐等。

寶媽寶爸怎樣才能發現孩子出現神經性厭食?

如果平時飲食、體重均正常的孩子出現以下表現, 父母就要警惕:

1、對外貌、體重、體型過分關注和不滿, 怕胖;

2、經常測體重, 有意控制飲食;

3、食量減少, 故意不吃糖、脂類食物;

4、體重明顯下降, 體重指數低於17.5(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Advertisiment

5、一反常態地過度熱愛運動, 如:運動次數頻繁, 活動量大, 每次運動時間過長;

6、誘發自己嘔吐;

7、已有規律月經的女孩出現月經失調或閉經(連續3-6個月無月經來潮)。

神經性厭食怎樣治療呢?

該病的治療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主要包括營養支持治療、行為矯正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指抗精神病藥、抗焦慮藥、抗抑鬱藥、情緒穩定劑等)、心理治療等, 具體措施往往因人而異。

另外可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錯誤的輿論導向, 畢竟瘦與美麗、瘦與成功都不是等於的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