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稚園父母要學的教育技巧

當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了, 很多事情孩子都不怎麼瞭解, 孩子在幼稚園裡面會不會和別人相處的不愉快?老師會不會批評孩子?其實, 只要父母在孩子入學之前給孩子進行教育, 這些狀況在一定程度就能避免, 那麼要如何教育呢?

1、教給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在幼稚園中, 有一個孩子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一輛漂亮的小汽車, 就希望一起玩。 一開始這個孩子只盯著小朋友, 不說話。 當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時, 就撲上去, 一把推開那個小朋友, 搶了小汽車……這僅顯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平時的生活中,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如何熱情地邀請小朋友一起玩, 如何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 在家中, 父母要有意識地教孩子學會使用一些禮貌用語, 如“請”“謝謝”“對不起”, 大方地向別人問好等。 孩子說話時, 教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例如, 當孩子想去廁所時, 應該說“我想去廁所”的完整句子, 而不要讓他用意義含糊的習慣語代替。

2、及時鼓勵孩子在幼稚園的進步當孩子在幼稚園取得了一點進步, 如學會一首歌, 一支舞, 學會寫自己名字……父母應及時鼓勵。 鼓勵形式可以是送他一個小禮品, 在家人面前大聲表揚等等。 通過這種方式, 孩子會深刻體會到幼稚園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 加深對幼稚園的情感。

Advertisiment
對不容易適應的孩子, 父母應該儘量避免問他“今天在幼稚園老師對你好嗎?”“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嗎?”等等, 避免讓孩子的記憶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緒體驗中。 如果孩子說不喜歡幼稚園, 或者不喜歡老師, 父母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避免與他談幼稚園的事。

3、積極參與幼稚園教育活動入園之初, 父母要主動幫助老師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 向老師價紹孩子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等。 讓老師真實地掌握孩子的特點, 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徑接近孩子, 使孩子對教師形成信賴、依戀的心理。 幼兒入園後, 父母同樣應該把孩子在家裡的情緒、表現告訴老師, 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既可以從老師那裡獲得指導孩子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也有利於老師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消除孩子的顧慮、不安, 促進孩子的成長。

4、在孩子面前正確評價老師在培養孩子方面, 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 父母首先應該信任教師, 才能協同教師工作。 千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議論、指責教師。

剛入園的孩子, 需要對老師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維護教師形象。 所以, 當孩子對父母說:“今天, 我們畫鳳梨啦, 我畫得可好呢, 但老師沒有讓我‘上牆’。 ”父母不應該說:“你們那個老師偏心。 ”明智的父母應該說:“那是因為老師認為你能夠畫出比這一次更好的鳳梨, 他等著你下一次的鳳梨呢!”然後, 私下裡再與教師交流孩子的表現和情緒。

Advertisiment
記住, 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維護老師的形象, 而不是相反。

在孩子面前, 不要討論老師的不好, 也不要在老師面前總是問孩子的狀況, 孩子在學校有老師的教育, 在家裡有家長的教育, 都是很乖的寶寶, 一旦發現寶寶學壞了, 就要及時糾正, 和老師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這對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也有一定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