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5種常見外傷的家庭護理措施

寶寶受傷了, 父母必須及時護理。 所以家長應該學會寶寶常見外傷的護理方法哦。

寶寶5種常見外傷的家庭護理措施

寶寶如果只是輕微的瘀傷、擦傷等外傷情況, 父母可以在家裡自行護理。

1、擦傷

寶寶如果摔跤就常常有蹭破皮膚或者輕度出血的情況出現, 即擦傷。 家長看到寶寶的肘部或膝部有擦傷時, 可以用清水先幫寶寶沖洗受傷的部位, 並且使用性質溫和的肥皂清楚污垢, 如果家裡有碘伏的話, 就用碘伏消毒, 建議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 這兩種都會讓手上部位產生刺痛, 寶寶更難以承受了。

Advertisiment
如果傷口出血, 可以用創可貼暫時貼住傷口來止血, 過了幾分鐘後如果還出血不止或者傷口沖洗不乾淨, 甚至有感染的跡象, 比如腫脹、化膿、充血等, 就要及時送寶寶去給醫生看。

2、瘀傷

寶寶摔倒或碰撞時, 常常會出現瘀傷。 因為皮下出血導致的皮膚色變, 在皮膚表面形成腫塊, 所以叫瘀傷。 寶寶瘀傷一般都能自己痊癒, 爸爸媽媽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寶寶緩解疼痛或腫脹。 比如在發生創傷的24小時內, 每15分鐘就用冰袋冷敷患處一次。 寶寶瘀傷如果比較嚴重或者出現持續性的疼痛,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乙醯氨基酚等能夠解熱鎮痛的藥物。

3、紮傷

即皮膚出現一個小而深的洞, 還可能有輕微的出血。 寶寶如果紮傷,

Advertisiment
媽媽可別小看, 因為這種類型的傷口最容易感染了, 傷口很小但很深, 出血也不會太多, 但就是沒法沖走細菌。 因此, 寶寶如果被紮傷了, 要立即用溫度適中的清水加肥皂清洗傷口, 沒有打過百日破疫苗的孩子在必要的時候還得去醫院接種破傷風疫苗。

4、撕裂傷

當抱抱皮膚出現傷口並出血, 或者有深度的切口一般就是撕裂傷。 當寶寶出現撕裂傷時, 家長要先幫寶寶止血, 用無菌紗布壓住傷口止血, 再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把傷口清洗乾淨, 然後塗抹抗生素軟膏, 最後用創可貼蓋住傷口就行了。 當然,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撕裂傷, 沒辦法用創可貼蓋住的就得讓醫生處理了。

5、異物嵌入

寶寶在玩耍時, 總會不小心把髒物、殘渣玻璃碎片、木屑等異物刺入皮膚,

Advertisiment
並且滯留在皮膚裡面, 產生疼痛或無痛。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用無菌鑷子將寶寶傷口裡的異物小心的取出來, 然後用清水清洗傷口完再塗抹抗生素軟膏。 如果異物嵌入寶寶皮膚比較深, 在家裡自己沒法取出來, 那就得帶去醫院讓醫生取出。 像比較大的異物就不能自己拔出來, 也不能直接按壓傷口, 應立即帶著寶寶去醫院, 讓醫生做專業的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