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媽得知道的10個親子遊戲

父母看著七手八腳、笨手笨腳的寶寶,心裡都很苦惱,擔心是不是寶寶的智力有問題。 其實,寶寶的手腳靈不靈活,是取決於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 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推薦幾個可以鍛煉協調能力的小遊戲。

10個適合陪寶寶玩的親子遊戲

1、通過照鏡子識別五官

與孩子坐在一起, 或者抱著他站在鏡子前, 當他看見鏡子裡映照的形象時, 就和他說:“看見那個寶寶了嗎?他就是貝貝, 看見鏡子裡的貝貝了嗎?”。

如果孩子沒有照鏡子的經驗, 當他看見鏡子裡和鏡子外的兩個父母時會感到驚奇。 通過照鏡子這種遊戲,

Advertisiment
孩子增加了新的體驗, 告訴孩子, “媽媽在抱著你, 鏡子裡照的正是媽媽。 ”

做這個遊戲的時候, 一一指出孩子身體的不同部位, 尤其是他的臉部, 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 比如, 指著孩子的嘴巴, 告訴他:“這是嘴巴。 ”

2、傳球

首先選擇和寶寶腦袋大小差不多的球, 然後選擇一塊室內或室外的空間, 家長坐在離他一兩步遠的地方, 輕輕將球滾到寶寶腳邊, 然後鼓勵他把球滾回來。

學會滾球或讓球停止都可以幫助幼兒提高大動作技能;可以訓練幼兒手眼協調能力;還可幫他們培養時間感, 因為需要算出球達到他們需要多長時間。

3、練習《拍手歌》

家長可以給小寶寶唱《拍手歌》, 並教寶寶根據歌詞做動作, 寶寶可學習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Advertisiment
所以要強調歌詞中的手和腳, 做大幅度的動作以強調詞義。

鍛煉寶寶的身體意識, 學會控制手和腳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非常重要的事, 當家長說出這些部位, 他就可以指出身體的位置, 說明遊戲起作用了。

4、定格舞

將寶寶抱在懷裡, 樂聲響起時, 和寶寶一起左右搖擺做大動作, 也可傾斜一下;音樂停止時, 保持原有動作不動, 音樂再次響起時, 繼續跳。 然後每次停止時都定格。 大一點的寶寶自己能掌握好跳或停, 小寶寶在家長懷裡定格, 也會感到高興的。

當寶寶跳舞時, 能體驗到音樂的韻律, 這是寶寶發展語言和音樂技能重要的第一步。 這種遊戲還可以開發寶寶的平衡和聽覺技能。

5、躲貓貓盒

收集有些鞋盒或禮品盒,

Advertisiment
找一些家庭成員照片或物品、動物、玩具的靜物畫, 然後填在每個盒蓋的裡面。 打開盒子, 和寶寶討論裡面的畫和照片。 並讓他自己打開, 說出畫和照片是什麼。 一旦寶寶掌握了一些, 就測試他的記憶:問他哪個盒裡有爸爸或馬、球等。

這個遊戲能提高寶寶的視覺記憶和小動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 把名稱和畫面搭配起來, 會對寶寶的口語表達有所幫助。 當然也應即使更新盒子裡的圖片, 給寶寶驚喜。

6、紙板屋

家長動手找來紙箱, 並在上面割出門和窗, 以便寶寶能夠打開關上, 並用筆裝飾小屋, 紙箱小屋使寶寶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 寶寶可以在裡面爬行和躲藏。 媽媽可以在外面問:嗨, 有人在家嗎?寶寶就會開門爬出小屋迎接媽媽。

Advertisiment

從小屋爬出可以鍛煉動作協調和空間意識, 學會如何捉迷藏可以培養寶寶的社交技能。

7、有趣的瓶子

收集幾個乾淨的、蓋子易擰的廣口瓶, 在每個瓶子裡放入孩子喜歡的玩具或彩色紗巾, 開始時蓋子松一些, 以便他不那麼靈巧的手指可以容易地取出玩具。 寶寶會一遍遍重複這個遊戲。

讓寶寶學會打開瓶蓋, 可以提高他的協調能力和小動作技能, 還可以多次強化這些技能。

8、談話錄音

給寶寶錄音使他充滿新鮮的感覺, 可以錄:寶寶看到大人做鬼臉發出的笑聲, 咿呀的自言自語聲, 甚至洗澡時歡樂的尖叫聲, 再大一些可以錄他獨唱或和家長合唱的歌。

錄音可以讓他發現自己的聲音。 這些能幫他發展視覺和聽覺技能,

Advertisiment
而這些對語言發展是非常關鍵的。

9、拾取豆豆

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把物品放入盒子和容器中, 再自己拿出來。 可以在碗裡放些黃豆或綠(紅)豆, 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 然後把手鬆開, 讓豆豆從指縫裡漏出掉到碗裡。 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 以防嗆進氣管。 反復動作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10、訓練走路

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 你在前面拿著玩具, 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 當推到你面前時, 將玩具放在小車裡, 可繼續推車向前, 邊走邊放玩具, 可發展走的能力。

親子遊戲的特點及益處

1.啟發孩子的智慧

遊戲會促使孩子動腦、活躍思維, 這就要求遊戲活動既能夠利用和發揮孩子現有的能力, 又能夠引導和發展他們新的能力。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健康,營養好,會變得更加活躍,四處跑動,不斷地去探索。

2.家長與孩子平等地遊戲

做親子遊戲不是上課,家長不要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應當是遊戲的參與者,並且跟孩子培養夥伴關係,處於平等的地位。

3.親子相互配合

設計的遊戲應讓寶寶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樣家長就能順理成章地培養寶寶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自主動手能力。

4.體驗親子交流的幸福感

要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而家長則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家長應學會更多的遊戲,並將親子遊戲同日常育兒生活相互交融起來,就可以在快樂的育兒生活中,不斷開發寶寶的潛能。

又能夠引導和發展他們新的能力。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健康,營養好,會變得更加活躍,四處跑動,不斷地去探索。

2.家長與孩子平等地遊戲

做親子遊戲不是上課,家長不要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應當是遊戲的參與者,並且跟孩子培養夥伴關係,處於平等的地位。

3.親子相互配合

設計的遊戲應讓寶寶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樣家長就能順理成章地培養寶寶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自主動手能力。

4.體驗親子交流的幸福感

要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而家長則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家長應學會更多的遊戲,並將親子遊戲同日常育兒生活相互交融起來,就可以在快樂的育兒生活中,不斷開發寶寶的潛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