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審美教育對兒童的藝術教育進一步提高

美術欣賞是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長期以來, 美術教育一直以繪畫為主, 手工為輔, 單獨的欣賞課幾乎沒有。 學前兒童藝術能力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大體上經過塗鴉期、象徵期、圖式期等幾個階段, 按照皮亞傑的觀點, 2—7歲兒童正在前遠算期。 在美術活動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情感表現性 

相對於科學發現而言, 審美發現對兒童探索周圍世界具有特殊的意義。 根據皮亞傑的研究, 十一二歲的兒童尚未達到主客體相互獨立的階段。 幼兒對美的興趣、情緒、情感和態度總是毫不掩飾的。  

2、情節虛構性 

在幼兒審美活動中,

Advertisiment
手段總是為了表現一定審美內容及形式的。 例如, 幼兒在沙堆上插上樹葉, 表示“綠化沙漠”, 用彩泥捏出圓圈表示“點心”。  

3、行動受知覺支配 

兒童會被周圍環境中某些有趣的、引人注目的特徵所吸引, 從而注意局部忽視整體, 對能引起他強烈感官的事物會留下相當穩定而持久的印象。  

面向全體兒童的藝術教育, 其目的是培養兒童對藝術的喜愛, 豐富其感性神經, 激發他們發現美的欲望和能力。 前蘇聯學者托洛維奇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歎:“藝術的本質畢竟是審美的。 ”因此對幼兒進行藝術知識、技能的教育, 也需要一定審美能力為基礎, 否則藝術教育會因為沒有“審美”而變成泛泛之談。 但在幼稚園的審美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Advertisiment

問題一:幼稚教育審美教育可有可無 

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幼稚園的孩子太小, 不需要懂得如何審美, 只要會畫畫就可以了。 教師在幼稚園也只教一些簡單的繪畫技能。

問題二:幼兒審美素質教育只停留在課堂上 

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計劃的正規活動。 對教師來說, 比較容易在計畫工作中滲透審美活動的有關內容, 但對於沒有事先計畫的幼稚教育, 教師往往不能帶領幼兒進行。

問題三:將幼兒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等同起來 

這是一種把幼兒美育局限于藝術教育的狹隘做法。 藝術教育是幼兒美育的一種途徑, 幼兒美育作為與體、智、德並列的一個教育方面, 它滲透于健康、科學、藝術、數學各個領域。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情況下, 審美教育對兒童的藝術教育便凸顯出來了。 兒童的藝術活動過程是不是一種審美發現的過程, 這是判斷其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活動的一個重要標準。  

其實在生活中、社會中、大自然中處處都有讓孩子可欣賞的美的內容。 我力圖讓孩子用眼睛、用心去感受一切美的事物, 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力。 在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 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的。  

(一)欣賞環境的美 

幼稚園教室是孩子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 我在佈置教室時凡孩子視覺所能觸及的範圍都盡可能使之充滿美感。 在元旦時, 我剪了一些彩色皺紋紙, 將它裝飾在燈上、牆上, 孩子們對此歡呼雀躍, “真好看、真好看,

Advertisiment
像彩色雨”, 這是孩子們的自我欣賞。 用吹塑紙做出小動物, 用彩紙折出各種手工, 這些設置在孩子周圍的藝術品, 是我有意識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 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從色彩、構圖、造型等角度讓孩子們感知與理解美, 潛移默化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

(二)欣賞自然美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 很少有機會到曠野之中領略風光旖旎的大自然美色。 但自然美除山水美外, 還包括生態美和園林美, 這些內容, 是帶孩子到公園散步就能領略到的。  

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 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 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在春遊時我帶孩子們上公園去看樹, 有的幼兒站著遠遠眺望, 有的彎下身看。 讓幼兒觀其樹形, 更是千姿百態, “像傘、像頭髮、像人在跳舞”, 這是幼兒盡情領略了色彩、造型、生態之美後發出的感慨。 在春遊時, 我帶幼兒來到鴿子房前, 讓幼兒感受鴿子與人之間的和諧美, 開始時幼兒不敢上前, 不一會兒幼兒喊“老師, 鴿子吃了我的玉米, 它站在我肩上”, 有些還用手去撫摸鴿子:“鴿子的羽毛好柔軟呀!”幼兒對鴿子的印象是書上不能得到的, 這時鴿子和幼兒之間形成了非常和諧的景象。 為了更好地讓幼兒感受自然之美, 在我園後面, 有一片植物園, 種了一些玉米、綠豆、南瓜等, 我就經常帶領幼兒在那裡觀察。 “玉米長的比我高, 玉米長鬍子了像老爺爺,向日葵的花像臉盆,豆角像彎刀”,這些都是幼兒對自然之美的感受,是審美力的表現。 

(三)欣賞藝術的美 

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藝術的美,如廣場的雕塑、各種繪畫等。教師只要告訴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能理解就可以了。我就經常帶領幼兒去廣場欣賞雕像,讓幼兒看看像什麼,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回去在紙上按自己的理解畫出來。 

兒童審美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如兒童的藝術活動一樣。在兒童教育實踐中,教師平時只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幼兒就會懂得欣賞美,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以審美力和科學發現相結合的過程來探索周圍世界,將會更加有利於兒童的健康

玉米長鬍子了像老爺爺,向日葵的花像臉盆,豆角像彎刀”,這些都是幼兒對自然之美的感受,是審美力的表現。 

(三)欣賞藝術的美 

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藝術的美,如廣場的雕塑、各種繪畫等。教師只要告訴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能理解就可以了。我就經常帶領幼兒去廣場欣賞雕像,讓幼兒看看像什麼,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回去在紙上按自己的理解畫出來。 

兒童審美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如兒童的藝術活動一樣。在兒童教育實踐中,教師平時只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幼兒就會懂得欣賞美,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以審美力和科學發現相結合的過程來探索周圍世界,將會更加有利於兒童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大家如何看待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其實留守望兒童的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他們也是兒童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所以作為家人、老師、社會,都應給他們多些關心,既關注他的學習,也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多些使他們覺得有家的溫暖,使他... [詳細答案]

  • 4回答

    可以開展哪些留守兒童的教育活動?

    我們對於這些留守兒童的教育活動,最主要的就是要使這些留守兒童得到關懷,使他們覺得有家的感,使他們覺得溫暖,這些都是可以的啊。那麼,多開展一些體育和談心活動,這樣會使留守兒童感覺到集體的溫暖,有人在關... [詳細答案]

  • 3回答

    留守兒童的教育的重要性?

    對於關注留守兒童是非常重要的啊,而在面對這一狀況,不應只看到勞務經濟蓬勃發展拉動農民收入提高的一面,還要看到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對留守兒童問題要切實提高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開展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全社會都在關心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那麼,我們的社會也有做到這些,才能起來很好的作用。這些措施是:一是國家及地方應當制定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農村留守兒童因為隨著我們工業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詳細答案]

  • 5回答

    家庭教育對兒童性格培養的影響有哪些?

    其實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兒童培養出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啊。因為家庭就是社會的細胞和縮影,社會的要求、意識、道德規範等都會通過家庭來對孩子施加教育和影響,而家庭空間又是孩子早期生活的中心;這個時期正是幼...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