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實拍女人上環圖片 一張圖輕鬆讀懂上環全過程

上環對於女性來說, 是最簡單而長期有效的一種避孕方式了。 避孕環不但種類繁多, 且形狀也有很多, 常見的有T型環, 圓形環以及V型環。 也許我這樣說你還是很難想像得出它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所以, 接下來小編就為你分享上環的圖片, 帶你一起去瞭解一下這些不同形狀的避孕環都“長”啥樣。

上環圖片

宮內節育器的原理

“環”學名為宮內節育器, 將其放置于育齡婦女的宮腔內, 通過機械性刺激及化學物質的干擾而達到避孕的目的, 不抑制排卵, 不影響女性內分泌系統, 因而避免了一般藥物避孕的不良反應。

Advertisiment

“上環”是從駱駝開始的

很久以前, 在大沙漠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 古埃及商人們靠它馱著沉重貨物, 長途跋涉。 但母駱駝在途中經常由於懷孕而耽誤運輸。 聰明的商人們想出一個法子:把一些圓滑的石子, 放進母駱駝的子宮腔內, 這樣一來就不會懷孕了。 這就是“宮內節育器”的雛形。

最初的節育器

最初的節育器是圓形的, 像一枚戒指, 由不銹鋼等金屬製成, 能用幾十年。

後來, 研發人員在中間加了些塑膠支撐裝置, 再加上支撐杆, 使其在宮腔裡抵抗外力, 避免了年齡增長、婦科疾病、宮腔畸形而造成的移位或扭曲。

再後來, 科學界發明了T形環, 就像英文大寫字母T。 上面有兩個杆, 正好架在子宮三角形的頂端,

Advertisiment
正中間的豎杆還帶一個尾絲, 不易脫落, 且容易取出。

T形環的豎杆上也可以纏繞一些銅絲, 以釋放銅離子, 增加避孕的效能。

含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 作用示意圖(左)和實物(右)含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 作用示意圖(左)和實物(右)

這麼多, 全是節育環

經過多年的實踐改良, 現應用於臨床的節育器多為含銅或含藥節育器, 支架材料為塑膠、聚乙烯、記憶合金等, 外形也不單一, 有圓形、T形、V形、Y形及鏈條狀等。 不同材質及不同形狀的節育器各有特性, 因而可適用於不同體質及需要的婦女。

不同類型的節育器作用方式稍有不同, 但總的來說, 是通過多個環節上的作用, 干擾精子生存、運行和受精, 干擾受精卵的運行及著床來實現避孕的。

Advertisiment

國內常用的節育器國內常用的節育器

上環圖片

國內常用的有金屬單環、麻花環、混合環、節育環、T型環等, 但以金屬單環為最多。 不帶藥的節育器稱惰性宮內節育器, 如宮內節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銅, 可提高避孕效果, 稱之為帶藥或活性宮內節育器, 是目前推崇的節育器械種類。

宮內節育器放置術

節育器是怎麼放進和取出的呢?十分簡單。 首先由醫生進行消毒, 然後用“送環器”將避孕環送入子宮內, 退出“送環器”及截短系著避孕環的尼龍線便放置完畢。


放置宮內節育器後要注意:

(1)記住IUD的類型, 是否有尾絲, 這對於日後隨訪很有幫助。

(2)為了避免感染, 放環後兩周或有陰☆禁☆道流血期間不要有性☆禁☆生☆禁☆活, 避免重體力勞動或過度疲勞。

Advertisiment
術後可以照常淋浴, 但不要盆浴或將陰部坐在盆中。

(3)放置後的最初3個月月經期間, 特別當月經量多時要注意有無IUD脫落。

(4)放置IUD後一周內, 可能出現下腹部輕度不適、墜脹、腰酸, 均屬正常反應, 一般不需治療。

放置節育器也是有禁忌的

如果已經懷孕(包括疑似), 或者三個月內有感染性流產, 患有急性盆腔炎, 感染性子宮內膜炎, 未治療的宮頸炎, 惡性腫瘤(包括疑似), 存在出血問題, 或者是已經有環的人, 是不能接受上環的。

上環圖片

宮內節育器取出術

取環時只要輕輕牽拉環尾尼龍線或用“取環器”把環拖出則可。 放置和取出避孕環時通常僅會有輕微的下腹疼痛。 取環後兩周內禁性☆禁☆交與盆浴。

哪些情況應該取出節育器?

Advertisiment

(1)放置期限已到, 尚年輕, 可考慮取出後更換新節育器。

(2)節育器已部分脫落到宮頸處。

(3)放節育器時發現子宮穿孔, 而環尚未入腹腔者。

(4)不規則出血或月經量過多, 超過月經量兩倍以上, 經治療無效者。

(5)帶環妊娠者。

(6)併發急性盆腔炎治療無效者。

(7)已絕經半年者。

(8)計畫再生育者。

(9)子宮頸或子宮體發生惡性腫瘤者。

小編的話:綜上, 這麼多的宮內節育器, 看得是不是有些眼花了。 總之, 按需要選擇, 上環後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有的可能初次上環, 生理期時會有許多不適應, 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並不能適應它, 就要即時就醫治療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