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忽略的孩子的心理問題

孩子的教育成功是家長最大的願望, 但是家長的行為卻往往與之背道而馳。 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的講座上的調查。 父母也普遍認為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不成功。 但是在追求成績的當前。 家長們就是沉浸于讓孩子看死書不能自拔。 孩子的多數心理問題都被忽略了。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這位專家說,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給孩子太多壓力是造成雙方挫折感的原因。 “我們都在問這個社會怎麼了, 為什麼選擇極端的方式去發洩?”我們身邊有很多案例, 也收到過很多求救信,

Advertisiment
他發現孩子們的心理狀況堪憂, 且不是個別現象。

雖然這些資料只是抽樣調查的情況, 但這個結果也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認同, “學期結束, 有一半的學生課桌塗鴉基本都是發洩的話語, 教室裡滿是丟棄的複習資料, 這也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的厭倦。 ”

孩子要“補腦”還要“補心”

“與其抱怨不如通過積極的途徑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通過在學校開設心育活動課, 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 結果發現成效非常明顯, “我們有一個遊戲, 讓孩子們懷揣著七八斤重的沙袋行走, 體會媽媽的辛苦,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已經有孩子受不了了。 ”通過遊戲和社會實踐, 寓教於樂, 能夠幫助孩子學會生存, 學會做人, 最終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Advertisiment

這位專家他的心理從業年齡已經很長很長了, 經驗豐富, 但是過程也相當辛苦。 這個畸形的社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畸形孩子。 學校那怕一週一次給孩子開設心理教育課都會覺得浪費。 這種心態孩子們還會少有心理問題嗎?不過好在近幾年正有所轉變。 這是一種可喜的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