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容易出汗是什麼原因 多汗症症狀有哪些

有些人到了夏天就特別容易出汗, 即使沒有大的運動量也滿頭汗。 那麼容易出汗是什麼原因呢?容易出汗怎麼辦?

容易出汗是什麼原因 

出汗與氣候、運動、情緒或藥物無關者多是機體的陰陽失調, 營衛不和, 腠理開闔不利所致。 《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于陰謂之汗。 ”《素問·評熱病論》說:“陰虛者, 陽必湊之, 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 

汗出的分類有多種, 按汗出量的多少分類, 可分大汗, 微汗。 汗出量多不止, 稱大汗;汗出量少, 綿綿不斷, 稱微汗。 按出汗感覺情況分類, 可分自汗, 盜汗。 自汗是指不因勞動, 天氣過熱, 而汗出,

Advertisiment
動則益甚, 稱為自汗, 多由陽氣虛衰, 表衛不固而致;盜汗是指睡後汗出, 醒後汗止, 多由陰虛, 陰不斂陽, 汗隨陽泄而致。 按部位分類, 可分頭汗, 心汗, 半身汗, 手足汗。 亦有些特殊出汗, 如絕汗(又稱脫汗)、黃汗、戰汗等。 絕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 或汗出如油, 肢冷息微的絕脫之證。 黃汗與戰汗是外感熱病中的特殊症狀。  

太陽表虛:全身汗出, 兼有發熱惡風, 頭項湧, 鼻塞, 苔薄白, 脈浮緩。  

陽明熱盛:全身大汗, 汗量較多, 壯熱或潮熱, 口渴喜冷飲, 面赤, 舌紅苔黃燥, 脈洪大有力。  

暑傷氣津:全身汗出, 頻頻不斷, 兼有煩渴, 胸膈痞悶, 口渴喜飲, 少氣乏力, 倦怠神疲, 舌紅, 苔黃, 脈洪大無力或濡數。  

濕熱交蒸:全身, 頭部或手足部汗出, 口中粘膩而苦, 渴不欲飲,

Advertisiment
身熱不暢, 肢困煩躁, 脘悶納呆, 小便不利, 舌紅苔黃膩, 脈弦滑而數。  

多汗症 

在醫學上, 多汗症可分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症:

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除怕熱多汗外, 還表現有食欲增大, 吃得多, 反而消瘦, 大便次數增多, 心慌, 精神緊張等症狀。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常常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 患者還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 多陣發性出汗, 有時也可持續出汗, 還可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 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另外, 高血壓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現多汗。

Advertisiment
 

局部多汗症: 

自汗:常日間出汗, 活動後更甚, 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 可服用溫補之品進行調理。  

盜汗:入睡後汗出, 醒後則汗止, 多見於陰虛火旺、久病之人, 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 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 多見於過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 易患感冒者。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 甚至汗如蒸籠熱氣, 多見於身體陽氣偏甚及消化功能亢進者。  

半邊身汗:指半身多汗, 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 多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勞心汗:系指心窩部和兩乳☆禁☆房中間部位多汗, 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

Advertisiment
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份子。  

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陰和外生☆禁☆殖☆禁☆器部位, 常見於外☆禁☆陰瘙癢症、陰☆禁☆道炎等婦科病, 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 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 多見於青、中年, 女性多於男性。  

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 一半頭出汗, 另一半頭滴汗皆無。 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 陰陽雙虧並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發生于緊張或激動時或在公開場合說話時, 常在青少年時發病, 多半是精神壓抑引起。

此外, 高燒病人的“戰汗”先見全身戰慄發抖, 而後汗出、生命垂危之際的“脫汗”大汗淋漓不盡, 均為疾病轉危之徵象, 應加以重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