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風是一種綜合教育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 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 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 塑造孩子的人格, 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
籍、無聲的力量, 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 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可以說, 有什麼樣的家風, 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高尚的精神情趣

家長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 帶頭把家裡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 防止精神污染。

有些家長讓低級趣味充斥家庭, 對孩子的影響極壞:

“我爸媽天天招來一幫人在家打麻將, 吵吵鬧鬧的不說, 看看他們那副德性, 真讓人噁心:一個個敞胸露懷, 捶桌、跺腳, 一雙雙血紅的眼睛盯著對方手裡的‘大團結’……”

“家長一打牌我就煩, 稀裡嘩啦的洗牌聲, ‘叭叭’的拍桌聲, 吵得我心煩意亂, 我強忍著用手堵住耳朵背課文, 可爸爸還不斷地叫我給他的牌友遞煙倒水……”

“我爸爸打牌湊不夠人, 就命令我去給他找牌友, 還說找到一個牌友給10元。 我當然樂意了, 於是放下作業, 到處給他拉人……”

……

試想想, 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怎能健康成長?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 受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 才能心情愉快, 積極進取,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濃厚的學習氣氛

資訊時代要求我們建立學習型家庭。 無論家長做什麼工作, 都應該熱愛學習, 崇尚知識, 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 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家長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 做過指導。 可是一瞭解, 家長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麼, 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 爸爸埋頭寫作, 家裡來了客人, 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 論“結構”, 談“中心”, 家庭中的這種“文風”薰陶著孩子,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和諧的家庭關係

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 家庭關係不正常, 互相指責、埋怨、爭鬥, 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 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 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某大學曾對81名大學生進行調查, 發現這些學生中, 家庭和睦的有55名, 占67.9%;父母性格熱情開朗的有70名, 占87.3%。 可見, 家庭良好的氣氛促進了孩子的學習效果。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 互相關心, 互相愛護。 家長對孩子也要民主, 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 為了孩子, 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 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如果家長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係的建設,

Advertisiment
不注意情感投入, 夫妻爭吵甚至動手, 孩子就會在爭鬥的環境中形成野蠻的行為。 一個留級生說:“我沒法不留級, 我在家沒法學習。 爸爸媽媽整天吵架, 不是砸玻璃就是摔東西, 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 爸爸就拿我撒氣, 有時我看到爸爸坐在牆角抽煙, 一抽就是幾個鐘頭, 我心裡也煩極了, 哪有心思學習呀。 ”大家想想, 這樣的家庭關係怎能培養出有教養的文明人。

另外, 家庭中不能沒有歌聲和笑聲。 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 家庭中必須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人們需要物質生活, 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 也需要遊戲、休息;需要嚴肅, 也需要活潑、幽默。 家庭氣氛過於沉悶, 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擔心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長輩的尊嚴, 其實不然。 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遊戲, 有助於調節兩代人的感情, 孩子和你親近了, 反而會聽你的話。 家長如果總繃著臉, 孩子反而會敬而遠之。 總之, 要使家庭充滿歡樂情趣, 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緒得到調節, 體會到天倫之樂, 提高家庭的凝聚力, 從而形成綜合的家庭教育力量, 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溫馨建議:如何建構和諧家風

●家庭成員要理智, 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家長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 要相親相愛。

●家長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

●家庭成員要尊敬老人, 關心老人。

●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家長要表示熱情的歡迎。

●要與鄰里和睦相處。

●家長要開朗、樂觀, 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鬱情緒。

●家庭成員對客人要熱情、誠懇。

●對有困難的人要同情、關心和幫助。

●對任何人都不能漠不關心,要以友善的態度為人處事。

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鬱情緒。

●家庭成員對客人要熱情、誠懇。

●對有困難的人要同情、關心和幫助。

●對任何人都不能漠不關心,要以友善的態度為人處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