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避免孩子出現嫉妒的心理

嫉妒是與他人在比較過程中, 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待遇、享受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 每個人都會有嫉妒的心理, 然而嫉妒這種情緒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 難道小孩子也會出現嗎?

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嫉妒心理

小孩子有嫉妒心理嗎?有人覺得這麼小的孩子不太可能。

其實科學證明, 嫉妒作為一種心理活動產生是很早的。 有人做過實驗, 15個月的孩子, 如果媽媽當著他的面抱別的孩子, 他就會有所反應, 非要讓媽媽放下別人抱自己, 並緊緊摟住媽媽, 好像在說:“這是我的媽媽,

Advertisiment
不是你的。 ”

生活中我們發現, 好多種情況都能使孩子產生嫉妒。

比如, 家裡來了別的小朋友, 媽媽誇讚幾句或表示親呢些, 自家的孩子就會嫉妒, 對外來的小朋友來取不友好的態度。

如果別的小朋友有什麼好玩的玩具, 自己沒有, 心裡就會不好受。

兩個孩子玩遊戲本來好好的, 一個孩子看別人搭積木搭得又快又好, 自己卻怎麼也搭不好, 他很著急, 索性把兩個人的積木全都推了, “我搭不好, 你也別想搭成!”……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 這樣的例子很多。 可見嫉妒在每個孩子身上, 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應。

現在的城市家庭大都是一個孩子, 由於整天眾星捧月一般, 許多孩子都染上了“嬌”“驕”二氣, 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做得好, 也不願聽誇獎別人的話,

Advertisiment
嫉妒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嚴重的通病。

嫉妒是一種低級情感。 有嫉妒心的孩子, 往往愛指責別人, 或想辦法讓別人不如自己。

有些孩子還會性格逐漸變得古怪起來。 這些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說是有害的。

作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嫉妒心理後, 應及時進行疏導。

首先, 要防止幼兒嫉妒心理的產生。

要做到這一點, 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孩子, 注意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 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

這一時期家長對孩子的表揚, 稱讚要恰當, 不能過分誇大, 應該客觀, 實事求是。 要表揚和批評相結合。 既表揚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 又要指出還存在的不足, 以免由於孩子盲目自滿而產生“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的心理。

其次,

Advertisiment
一般的孩子見別的小朋友獲獎, 往往心裡會不太好受, 家長此時應注意進行感情引導, 也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用另一種積極情感來沖淡和代替傷害性的情感。 比如, 家長陪孩子聊聊天, 用溫柔的話語, 鼓勵的目光, 給孩子以暗示, 表示自己的希望。

這時家長不能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 “人家怎麼能做好, 你真笨!”“沒出息”等等。

因為這時孩子已經是妒火中燒了, 再聽這些, 無疑是火上加油, 不但鼓勵不成, 反而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嫉妒心的孩子, 多數有自卑感, 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可取的地方, 只知道嫉妒強者, 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內耗。

所以, 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自信心很有必要。

另外, 家長還應培養孩子從小就養成寬容,

Advertisiment
厚道, 友善等健康的心理品質, 讓幼兒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不驕不躁, 這樣對孩子的一生都將有好處。

第三, 對已經產生嫉妒心理的孩子要做工作。 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取得成功的, 他們平時是怎麼努力的。 以防止孩子只看見別人獲得獎勵, 而忽略別人付出的勞動過程, 對那種處處要占上風, 事事以他為中心, 愛嫉妒, 不容人的孩子, 家長也要嚴厲批評, 使其認識錯誤, 奮起直追。 要避免孩子受自悲, 自棄, 攻擊等不良心理的影響。

小編總結:家長們首先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嫉妒的時候, 但是, 家長們要防止孩子嫉妒的產生, 而且還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嫉妒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就是因為孩子不夠自信。

Advertisiment
所以, 家長們要注意上面的一些情況不要讓您的孩子出現嫉妒的心理, 而且如果孩子出現了嫉妒那麼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進行疏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