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獎勵孩子的方法 物質獎勵怎樣才是適度?

獎勵的重點不要放在結果上

父母不要將獎勵的重心僅僅放在結果上, 應多說一些對孩子特質描述的話。 比如, 你真細心, 你的想法有創意, 你很有勇氣, 你很有活力, 你專心的時候特別可愛, 你很會問問題, 等等。 這些來自於生活互動的獎勵, 是孩子成長過程非常重要的動力。 現在, 孩子只能在獲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才有獎勵。 當孩子超越和突破的時候, 先前物質獎勵帶來的動力不足以應付新的挑戰, 處在動力不足的情況下, 自然就會需要更高檔次的獎品了。

獎勵的標準不在於科學與否, 而是包含了多少人性化的元素。

Advertisiment
父母應多給孩子階段性任務完成之後的獎勵, 對孩子這個人多些肯定, 而不只是將目光放在他做的事上。 因為, 四年級的優異表現不能保證五年級有同樣的結果, 當孩子對學習有了信心和興趣, 獎勵才能產生餘波效應。

既然父母已經用了物質獎勵的方法, 在改變管教態度的同時, 坦誠告訴孩子自己的偏頗, 讓他們瞭解學習不是為了討好父母, 而是為了自己的好處。 只要父母的觀念正確了, 循序漸進地引導, 孩子遲早會改變觀念和態度的。

正確對待獎勵, 培養孩子盡責的品格

首先要弄清獎勵的目的。 獎勵一方面是對孩子所做的給予肯定, 另一方面就是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肯定孩子所做的,

Advertisiment
不僅是肯定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或是突出的表現, 更是對他的態度和品格的獎勵。 這樣才使孩子發展出正確的價值觀, 從而不斷突破。 其實, 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就是讓孩子經歷成功的體驗。 如果用物質獎勵, 會減弱孩子內心對成功追求的動力。

其次, 要明白什麼時候獎勵。 如果物質獎勵成為父母常用的一種方法, 孩子就會認為, 自己表現好了, 就應該得到獎勵。 如果得不到或是得到的不滿意, 就會不滿足。 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可以通過事先的約定, 如果孩子有哪些進步, 就可以得到哪些獎勵。 漸漸地, 父母就可以將物質獎勵移開, 而是轉向對他的品格的讚賞。 孩子會從父母真誠的讚賞中得到滿足, 自我價值感提升,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緊緊盯著物質獎勵是否讓自己滿意上。

再次, 分清責任和獎勵。 孩子需要慢慢發展出盡責的品格, 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 比如, 自己的作業認真完成, 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 孩子做這些事情是理所當然, 做得好他也不會認為要有獎勵。 父母可以在特別的時候給一個獎勵, 孩子會格外珍惜。

最後, 父母要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態度。 因為之前一直用物質獎勵, 所以孩子已經習慣了。 父母要慢慢培養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清楚告訴她哪些事父母不會獎勵, 還要不斷告訴她, 爸爸媽媽很愛她, 所以要幫助她不斷成長, 而且是和她一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