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煩心事:為啥BB會有這些異常行為

許多家長都非常煩惱, 說孩子馬上都要上學了, 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一些奇異的行為, 比如遇到事情特別愛哭, 總是喜歡打鬧等等。 那麼學齡前的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此類行為?媽媽們又該如何去預防呢?

1.容易哭

孩子有容易哭的壞習慣, 大概也是從小的時候給家裡的大人慣壞的, 主要就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得不到。 這類情況多發生在超市里, 孩子去到超市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什麼都想要, 尤其是玩具, 但又不可能真的他要什麼就買什麼, 為此孩子估計就在超市裡面哭鬧了吧!所以呢, 長輩們可別在孩子一哭,

Advertisiment
要什麼就給什麼, 這樣只會把他慣壞了。

2.愛打鬧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情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情緒容易激動、不穩定, 一旦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 就可能出現耍賴, 大吵大鬧, 甚至對父母施以小拳頭, 推人、踢人、亂扔東西什麼都可能出現。 提醒各位家長, 學齡前兒童還不擅於處理自己的情緒, 不要隨意懲罰這種鬧情緒的孩子, 找點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 安撫他情緒安定下來, 再跟他進行溝通, 並告訴他正確的行為 。

3.唱反調

兒童也會有一個叛逆期, 當他開始懂得自己思考, 想法又與家長逆道而馳的時候, 他會對你說“不”, 這是兒童表達自我意識獨立的方式。 家長也不會過於較真以致于孩子一說不就要動手教育,

Advertisiment
這屬於成長階段的正常發展現象, 應予以理解和尊重並適時進行引導。

4.小習慣

伴隨每個孩子成長的小習慣都不盡相同, 有些孩子可能是咬指甲, 有些可能是吮手指, 有些甚至是遺尿。 咬指甲和吮手指能夠給兒童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這種現象會伴隨孩子成長逐漸減少;至於遺尿, 五歲一下孩子會尿床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學齡前兒童也有此類情況, 那麼家長們就要為孩子耐心尋找原因了。

你們家有學齡前兒童嗎?孩子有諸如此類的異常行為表現嗎?家長們要多注意孩子的行為以及心理, 孩子好的行為, 應當適當鼓勵表揚, 對於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家長也需適當採取懲罰措施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