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尊重我們孩子的自然發展!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個誤導“過於天然”

文文是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男孩兒。 媽媽是小學英語教師, 爸爸是電器維修部的高級技師。 雖然媽媽是教師, 但是她並沒有給文文很多知識上的傳授, 而是比較尊重文文自然的發展。

上了小學後, 文文似乎不知道什麼叫上課。 他從不抬頭看老師, 總是低著頭玩東西。 叫他回答問題, 他的眼睛也不看黑板, 四處瞧, 不知道怎麼回答, 別的同學告訴他什麼, 他就說什麼。

學寫字的時候, 文文的數字、中文拼音總是寫得最難看, 不是特別大, 就是特別歪, 還總愛寫反字。

文文似乎不知道什麼叫讀書,

Advertisiment
同學們朗讀的時候, 他或者低頭玩東西, 或者看別的小朋友。 叫他站起來讀書, 他勉強讀完第一句就不看書了。 如果這篇課文很熟, 他就背誦, 而且背得很好, 就是不讀。 後來老師想, 是不是因為他不認識字, 所以無法讀書呢?於是老師就把他叫到辦公室, 給他一篇帶拼音的從未讀過的文章讓他讀。 他認真地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 拼音的確很吃力。 看來他不愛讀書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認識字, 二是拼音的能力比較低。

文文的自理能力不是很強, 書本總是往座位裡一扔就跑了。 有一次, 該交作業了, 文文拿著語文作業本給老師。 老師問:“你的數學作業本呢?”他說:“不知道。 ”老師說:“你再翻翻書包。 ”他拿著語文作業本回到座位上,

Advertisiment
把它放在桌子上, 就去翻書包。 一會兒, 他高興地跑過來說:“找到了, 數學作業本找到了。 ”老師問:“那你的語文作業本呢?”他一愣, 說:“不知道。 ”老師告訴他:“在你桌上, 快去拿。 ”他點點頭把語文作業本拿了過來。

兩個多月過去了, 為了方便地監督文文上課不玩東西, 老師把他調到了第一桌。 不知道是因為這個原因, 還是文文突然開竅了, 他上課時變得認真聽講了。 現在他上課時很少玩東西, 大多數時間眼睛都能看著老師和黑板, 字跡也寫得工整多了。 期末考試他語文考了100分, 數學考了98分, 而且卷面乾淨, 字跡工整。

文文的家長注意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 不做過多“塑造”的教育理念是很好的。 事實證明, 文文雖然在上學一開始顯得有點兒“傻”,

Advertisiment
然而由於沒有受到過度灌輸的戕害, 對學習並沒有厭煩心理。 一旦“開了竅”, 成績就上去了, 而且這種成績比爸爸媽媽逼著學習的“含金量”更高。 現在有些人片面鼓吹“贏在起點”, 不惜損害兒童的天性, 拼命進行非理性的“早期教育”,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孩子也許能在第一回合占點兒便宜, 但是沒有後勁兒, 因為父母把孩子學習的動力系統破壞了。 所以, 孩子還是“純天然”一點兒好。

但是文文的家長“放”得有些過火。 注意聽講、閱讀、寫字這些最基本的訓練, 在上學前, 家長還是應該做一點兒的, 不求出類拔萃, 不求“贏在起點”, 但起碼也要跟上趟, 不能太出格。 文文這樣很危險, 幸虧他遇到了寬容而有耐心的老師。

Advertisiment
換一個老師, 就可能大發脾氣:“這孩子怎麼這樣?是不是弱智呀!沒見過你這麼笨的!沒准屬於多動症!”三天一個電話, 兩天告一狀, 家長再對孩子加壓, 孩子就會迅速地討厭上學, 而且可能真的相信自己“笨”, 那就麻煩了。

所以, 孩子的早期教育, 既不可過分, 也不可沒有。 孩子總要社會化, 過於“純天然”也是不行的。

相關用戶問答